中國經濟已觸底 全球迎來低增長時代
上海證券報:很多人都對發展中經濟體引領全球走出危機抱有很高的期待,您覺得這樣的想法現實嗎?為什么?
蒂莫:的確是這樣,特別是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非常有希望成為全球最先復蘇的經濟體。這里面有多重原因:一是因為這些經濟體的較好增長潛力,中國和亞洲地區的不少經濟體仍然具備恢復到之前較快增長的潛力;二是宏觀經濟政策,這些國家迄今為止采取的宏觀政策都較為穩健;三是這些國家的銀行業不像西方那樣脆弱,受到的沖擊也小很多。
當然,從技術上說,另一個也可能在首批復蘇的國家就是美國自身。這其中部分原因是他們的經濟刺激,但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美國是最早進入衰退的國家,所以也可能是最早結束衰退。
至于那些落后于全球復蘇的經濟體,則可能包括歐洲,因為他們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中東歐的危機。
上海證券報:具體到中國,世行是否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觸底?復蘇會在何時開始?
蒂莫:是的,我們的確看到了很多強勁的跡象,比如中國的金融市場就表現得格外搶眼,以至于恐怕你們也要略加謹慎。股市持續大漲,有一種原因可能是市場對中國經濟將領先全球復蘇的預期所致,但也有可能是部分受到了大量的流動性推動,因為一些信貸資金可能并未完全進入實體經濟。
但我的確相信,中國經濟已經見底,很有希望成為全球最先復蘇的經濟體。從中期而言,政府不僅要確保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還要努力加快經濟增長的再平衡。
上海證券報: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全球需求依然疲軟的背景下,中國能否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蒂莫:我想說兩點。首先,我并不認為,中國過去很多年中出口的快速增長是源于外部經濟和需求的增長,相反,這更多的是源于中國生產力的提高。舉個例子,過去十年間,美國的進口年均增長只有3%到4%,而中國的出口增長卻要高得多,達到20%甚至30%。這就說明,中國出口快速增長并非是因為外部需求增長了,而是源于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使得其更加容易打入外部市場。
第二,盡管如此,中國的增長不能光靠出口和外部市場,而是要更多開發國內需求。這場危機加快了中國從過多依賴外需轉向內需的轉型,而在我看來,這種轉型的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中國自身。如果你們繼續朝正確的方向邁進,沒有理由中國不能實現這樣的轉型。
總的來說,我認為,現在全球經濟對中國復蘇的依賴程度,要甚于中國對于外部經濟復蘇的依賴。
上海證券報:您認為中國政府提出的保八目標有沒有可能實現?世行對中國經濟的最新預測好像是7.2%。
蒂莫:首先要說的是,我對中國經濟的預測純粹是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出發。在我看來,對中國經濟來說,今年能否實現保八并不重要,不管是7、7.5、8還是8.5。重要的是能否盡快復蘇,以及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穩定增長。當然,從政府的角度來說,中國也因為這場危機而面臨了和全球其他國家一樣的風險,所以也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重新回到較快的增長目標,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海證券報:我注意到,世行在最新報告中提到了全球將進入“低增長時代”,能不能具體談一下。
蒂莫:我們的確認為,全球經濟要重新恢復到危機前的狀況不大可能。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過去7、8年中的鼎盛時期不大可能很快重現。那段時間的快速增長,首先是因為發展中國家自身的增長潛力爆發,但也有其他因素的驅動,包括充斥全球的流動性以及國際金融機構大量高杠桿操作帶來的低廉資本。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預計,在這場危機后,發展中國家整體上的增長會較以往十年的趨勢水平低一些。
但是,從全球的情況來說,以往新興經濟體增長快于發達經濟體的大格局不會因為這場危機而改變,反而可能愈加明顯,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力將更加顯著。
當然,在這場危機之后,新興經濟體的融資成本也會比危機前要高很多,因為西方銀行的杠桿率不再像以往那樣高,廉價資金不再充斥全球。
上海證券報:中國經濟還能重現以往兩位數的增長率嗎?
蒂莫:在這場危機前,中國經濟的增長一度高達13%。不過在我看來,這樣的高速增長未必真實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潛在趨勢增長水平。一方面,這樣的高速增長是受到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因素的驅動,同時也與國際經濟大環境的繁榮分不開。我不能確定在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能實現多快的增長,可能是接近8%,當然也可能達到10%。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