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子女、父母、房子和養老這四項支出都是剛性需求,但仔細分析,在正常情況下其中還是有輕重緩急的。
最重最急的自然是房貸。雖說欠下的房貸必須每月足額返還,但是也并非沒有調節余地,完全可以通過多次置業來降低負債收入比,減輕自己的財務風險和壓力。還好,張玲的房貸還有兩年就還清了。但原先計劃在還完房貸后立即“換房”的計劃就只有推遲幾年了。
其次是贍養父母。雖然自己的養老同樣重要,但父母的養老問題更加迫切。每月向父母支付贍養費并不會對財務狀況產生多大的壓力,但醫療費確是時刻需要動用的。張玲和丈夫的存折里一直有5萬元作為“父母醫療費”,不敢隨便動用。為了節省出自己的養老保險,他們用3萬元分別為自己兩位健在的父母購買了重大疾病險,剩余的兩萬元投資到自己的養老中。好在雙方都不是獨生子女,贍養父母的壓力還可以與兄弟姐妹們分擔。
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子女教育和自己的養老問題。孩子剛讀小學二年級,教育花銷將會逐年上漲。張玲覺得不能再像原來那樣,把所有支出混在一起了,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投。否則一旦家庭財務狀況出現混亂,往往就只顧眼前不顧將來,犧牲的總是看似最遙遠的自己的退休金。盡管同絕大多數父母一樣,張玲也會為子女教育傾盡全力,但是不考慮承受能力地在孩子教育上花錢,而放棄自己的養老保障計劃,看來大可不必了。
定制個人養老計劃書
經過對家庭重大開支的重新布局,再加上平時對日常消費的壓縮,張玲夫婦近期每個月可以拿出2000元進行養老投資。
市場上的商業養老保險險種五花八門。越是覺得樣樣都好,張玲越是覺得不踏實。如何才能選定一份合適自己的商業養老保險呢?
定額,即確定自己大概需要投保多少的商業養老保險。
張玲設定自己55歲退休,每月的生活費需求為9000元,扣除丈夫每月3500元退休金,缺口為5500元。不計算利息與通貨膨脹因素,活到80歲時,至少需要165萬元(5500×12個月×25年)的養老金。
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商業養老保險提供的養老額度,占全部養老保障需求的25%~50%為宜,所以張女士投保42萬至83萬元的商業養老保險是合適的。其他缺口資金可再通過銀行儲蓄、固定資產投資(如房租)等實現。
根據另外一種口徑計算,張玲的社會基本養老金為每月3000元,則還有75萬元(1650000-3000×12個月×25年)的缺口。兩種口徑分別計算,張玲決定投保退休后25年回報80萬元左右的商業保險。
定型,即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產品。
目前,個人商業養老保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固定利率的傳統型養老保險,目前預定利率最高為2.5%;另一種是分紅型的養老保險,即養老險金的多少和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有一定關系。分紅型的養老保險讓投保人可以自主選擇紅利分配方式,分享公司的經營成果,這是在傳統養老險中享受不到的利益。當利率上調時,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增加,紅利自然也隨著水漲船高。所以說,分紅型養老保險是購買個人養老保險的首選。
定式,即確定領取年齡、領取方式以及領取年限。
領取年齡在投保時可與保險公司約定,一般限定50歲、55歲、60歲、65歲幾個年齡段;領取方式分一次性領、年領和月領,有的保險公司要求在投保時就確定且不能更改,有的則可以在領取年齡時確定,投保時應該予以關注。領取年限,有的規定20年,有的規定領到100歲,有的規定領至身故,年金領取一般都會保證客戶領滿10年或20年。
張玲最后為自己制定的養老計劃是,從今年開始購買分紅型個人養老保險,20年期交,每年交納保費2萬元,20年共交納40萬元,約定55周歲開始以年金方式領取養老金。
55歲后,張玲每年從保險公司領取37400元,加上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共計6000元。這種保險保證領取10年,若10年內身亡,則受益人可以繼續領取直至10年期滿;若10年后仍健在,則可以繼續以每年37400元的金額領取養老年金,直至身故。
更大的保障是,55歲時,張玲還可以從保險公司得到自投保開始至開始領取養老年金時的累積生息紅利。按照20年復利計息,這筆費用足以應對退休后張玲可能遇到的普通疾病開支。(編輯/潘燈 文/杰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