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發 井韋 攝
中新網8月13日電 對普通的上班族而言,人生財富累積過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嶺莫過于100萬元(新臺幣,下同)。臺灣一本暢銷書《我上班,我存到一百萬》的作者謝依珊用自己的故事告訴薪水族們如何理財。
據臺灣《今周刊》報道,有了100萬元后,才有機會錢滾錢,累積更大財富。暢銷書《我上班,我存到一百萬》的作者謝依珊,念書時,毫無節制地消費,曾窮到要靠現金卡過活。但27歲那年,她從德國深度旅行回來后,就抱定環游世界的夢想,為存到旅費,開始扭轉理財觀念,改變過去消費行為。兩年內,她快速累積到人生第一桶金,關鍵就在開源節流,雙管齊下。
月光族變身理財作家
一位曾經為了買衣服,搞得自己沒錢吃飯、還必須靠預借現金過活的漂亮女生,兩年內靠著“上班存錢”方式存到一百萬元。她的經歷對現代上班族,或存不了錢的月光族(每月薪水花光光)來說,可能是個神話。
謝依珊,念書時,就像其它女大學生一樣,愛唱KTV、愛逛街買衣服。只要自己喜歡的東西,拿出父母給的生活費,不用多想,立刻就可以把東西帶走。這樣不經思考的消費習慣,導致兩種情況發生,一是她常搞不清楚錢花到哪里去,另一是她買東西的檔次愈來愈高。
“以前逛街想買就買,只要沒錢就開口向爸媽要。這樣買東西沒有阻礙,層次也不自覺提高,從路邊攤、一般商店,一路買到百貨公司。”謝依珊過去對存錢沒什么概念,只要一有錢,就會想出國、逛街買東西。直到3年多前,從德國自助旅行回來,才扭轉她對金錢的觀念。
謝依珊熱愛旅游,從大三那年開始,不論是跟團還是自助旅行,每年都會去日本。一趟旅程花費下來,金額約在4至6萬元左右,稱得上是標準的“血拼敗家團”。她坦承,當時喜歡去日本的原因,就和一般追求時尚的女生一樣,目的是逛街、享受美食,然后買很多東西。
“我去日本京都幾次,每次去都必吃一家早餐,好吃但很貴,約新臺幣600元的厚片土司。現在想起來,會覺得不可思議。其它花費都是買小東西,單價看起來還好,但全部加起來就要好幾萬元。”謝依珊說,現在心境已和前幾年不同,出國是為了看這美麗的世界,也不太買紀念品,頂多就是幾張明信片而已。
夢想驅使,啟動存錢念頭
轉變的關鍵,在27歲那年。學美術的謝依珊,為自己計劃了一趟德國之旅。謝依珊說,之前旅游目的純屬“物質導向”;德國之旅卻提高了她的心靈層次,變成“精神導向”。
“德國回來后,我已身無分文。但卻有一個很強的動機,驅使我要開始存錢,那就是環游世界的夢想。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估計要花100萬元。”德國這趟深度之旅,開啟了謝依珊的世界大門。以前覺得談錢太俗氣,理財沒意義,后來才體認到,原來投資理財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人生某種程度的自由。
為了這個浪漫的想法,謝依珊開始咨詢身邊經濟狀況不錯的親友,希望能從這些達到“財富自由”的人身上,找到正確、且實用的理財方法。后來,她的阿姨告訴她,理財的第一步要先存錢,有了儲蓄的觀念后,再來投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