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前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只數日站上80美元/桶的高位,但80美元/桶作為我國石油價格政策的兩條“變更”線之一,如果后期站穩并沖高,將直接影響到成品油價的漲幅。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10月26日表示,國際油價登上每桶80美元高臺,將對我國油品市場和經營狀態產生影響。
“最近的調整均價在70美元/桶至80美元/桶的區間浮動,沖高80美元只是個別的點,所以是否調整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即使登上80美元高臺,我認為調整也很有限。” 韓曉平分析說。
但韓曉平同時表示,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將導致我國油價大幅攀升,并加大通貨膨脹預期。
“國內油價上漲將沒有懸念。屆時政策只會控制漲價的幅度,使幅度相對較低。因為國際油價超過80美元/桶以后,煉油企業的利潤率不能按照百分比同比增加了,就必須要控制,但控制的結果肯定是大幅度漲價。”韓曉平分析。
周海鷗也對國際油價上漲表示了擔憂。他認為,國際油價高企對于我國經濟來說意味著增加企業成本、加大外匯開支、增加居民消費支出等。“當前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0%,對原油的上下游企業,油價上漲,就會增加成本,進而沖擊其他產品的價格上漲。”
“國際油價的持續高漲可能會推動我國所有產品的價格上漲,尤其是煤價。煤炭的運輸需要石油,油價上漲將直接帶動煤價上漲,而煤價上漲將帶動電價上漲,電價一漲,供暖成本就得漲,一些公共事業的費用也會隨即上漲,最終后果就是通貨膨脹。此外,油價上漲的同時還會帶動大宗商品交易價格的上漲,如黃金、有色金屬、糧食等期貨價格將間接受到沖擊。”林伯強分析,“如果國際油價超過100美元,將直接造成通貨膨脹的到來。”
對策:
開發替代能源 拿到定價權
面對可能再次到來的“高油價時代”,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憲對記者表示,可以通過尋找節約型能源替代原油減少依賴,加大勘探和開采以及原油進口來源多元化三個方面來應對。
當前,開發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潮流。太陽能熱水器、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地熱采暖和地熱發電、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等方面有望成為替代能源。對此,清議表示,應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盡量減輕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此外,中國應該在定價權上下功夫,不能被動承受。在儲存力和運輸力上也要有所加強。中國現在是石油凈進口國,基本不出口,石油進口僅次于美國,占全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0%,定價權卻不到1%。
據了解,中國目前正在建設第二批原油儲備基地,希望將原油儲備量達到30天使用量。“我國要加大中國沿海石油勘探開發力度。只有提高勘探力度才可以增加中國石油的自產能力,減少對國外石油的依賴。” 高世憲說。
也有專家認為,在國際油價高漲時應盡可能調回海外份額油。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觸角越伸越遠,在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國內進口成本急劇上升時,石油企業應當盡可能地將一些份額油調回國內,減少直接進口原油的價格風險。
另外,加快國內油品定價市場化步伐也成為多位專家的對策。從目前的價格機制上看,中國油市還未真正市場化,尚無法達到整個油品的套期保值,以規避風險。當前我國經濟復蘇企穩,原油需求量不斷增加,應該在適當時機推出國內成品油成熟品種的期貨交易。(于華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