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攜帶的“教材”
“他是個有心人,我知道他肯定又在使什么招兒。”回憶起當初張長城從城里買回砂缽棒的事,村民楊錦禮笑著說,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他太了解張長城做事的“章法”。
面對村民的笑話,張長城從不回避。等村民先把玩笑開了,他再亮出砂缽棒,一本正經地向村民算賬:這根6寸長的棒子,在城里要值八毛錢,栽一棵樹子,一年只長一元錢,如果一年栽1000棵,就等于在山上存了1000元,十年就是1萬元……樹子每年栽,就等于每年都在存錢,十年二十年后,還愁富不起來?
從城里回家的日子,每次開村民大會,張長城都要亮出砂缽棒,以茶園溝幾座山樹被砍光后,環境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每年都要發生洪澇災害為例,給村民講解植樹造林對環境的好處,并向村民算經濟賬,發動村民大力植樹造林,恢復生態平衡。
“他只要往衣袋里一摸,我們就知道他要做什么、說什么。”村民譚子茂把手伸進衣袋,模仿張長城當初的動作說,張長城隨身攜帶著那根木棒子,見到村民就做工作。
但是,村民只相信現實的吃飯問題比什么都重要,他們認定:種植苞谷、土豆遠比植樹造林實惠。因為,種樹短時間內見不到效益。
對于種樹,村民很猶豫。
家庭風波的“禍根”
村民思想轉不過彎,張長城就用行動做示范。
沒錢買樹苗,張長城決定用房產做抵押,貸款植樹。不料,妻子堅決反對。
“貸款利息恁個高,鬼曉得你那幾根燒火柴什么時候能賺錢?”面對妻子的詰問,張長城平心靜氣地做工作,希望得到妻子理解和支持。豈料,妻子卻發動親戚朋友,一起勸說他放棄植樹的念頭。
“親戚朋友都罵我是傻瓜。”張長城說,每遇妻子嘮叨,他就坐在條凳上,摩挲著光滑的砂缽棒沉思。妻子看不慣,搶過他手中的砂缽棒,順手扔到屋外。
“我認為它是我們家庭矛盾的‘禍根’。”事隔二十多年,妻子楊家群對當時的一時沖動感到好笑。
“當時壓力很大。”張長城強忍怒火,撿回砂缽棒。當天,他就背著妻子抵押房產向信用社貸回8000元。購來樹苗,他每天起早摸黑在山上孤軍奮戰。手上的老繭添上新繭,血泡重疊著血泡……一個冬季,張長城家的荒山全部栽滿樹苗。
種下滿山的希望,張長城才意識到,該調整樹種結構,先種植藥材和堅果,用賣藥材和堅果的錢償還債務,種植新的林子,實現以林養林。
但是,一個新的困境出現了:張長城面臨再無荒地植樹。于是,他決定用自家的一類土,調換別人的三類土,以栽上樹子后便于管理。
妻子憤怒了:好土換荒山,連種莊稼的地都沒有了,一家人靠什么過活?這個問題,妻子死活不肯讓步。
“就差給她下跪了,她就是不同意。”勸說無效,張長城提出離婚。他告訴妻子,離婚了他用自己那份土地去和別人換。
張長城的殺手锏還真管用,妻子帶著孩子回了一趟娘家,回來后突然同意他好土換荒山了。
“為種樹,他把家具和多余的被條、毛毯都給賣了,家里來了男客,我就出去借宿,來了女客,他就出去借宿,那日子好難熬。”說起當年的窘困,妻子直搖頭。
“雖然艱苦,但有林業局和鄉政府的黨員干部經常來指導我植樹,為我送樹苗、糧食。”張長城說,在他們支持下,自己才克服一道道難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