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于同一天公布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即將于下月初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迅速升溫。
而這個會議,是人類為了解決一場更致命的升溫。
在全球普遍進入工業化的近100年來,地球平均地表氣溫升高了0.74℃。如果升溫1℃,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將會全部死亡;升溫2℃將意味著格陵蘭島的冰蓋徹底融化,海平面上升7米。
2007年2月2日,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第四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部分。該報告中指出,目前的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比工業革命前升高了0.74℃;到21世紀末,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將升高1.8℃—4℃,海平面將升高18—59厘米。
20世紀的100年是過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過去的50年又是過去1000年中最暖的50年;氣候變暖的現象得到了觀測事實的確認。該報告還特別指出,全球變暖90%的可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
12月初,一場旨在給地球“降溫”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哥本哈根舉行。毫無疑問,在影響人類共同的命運的道路上,哥本哈根會議將是重要的一站。
溯源
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協議
由于2012年的臨近,《京都議定書》第一期承諾即將到期。
近日,決定參加哥本哈根會議的各國元首名單不斷刷新。
在聯合國討論環境問題的歷史,如此豪華的陣容是絕無僅有的。而這距離人類第一次公開討論氣候變暖問題,也不過三十年左右的時間。
20世紀70年代,世界上許多地區出現的極端天氣,尤其是1973年非洲薩赫勒地區大旱,導致數百萬人失去生命。因此,1974年聯合國第六次大會因此要求世界氣象組織對此展開氣候變化研究。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研究結果,第29屆執委會決定于1979年召開“世界氣候大會高級科技會議”,后來改為“世界氣候大會———氣候與人類專家會議”。
組委會認為,世界氣候大會不僅是一次氣象會議,而且還應召集專家審議氣候對各種經濟行為和其他人類活動的作用,故與會者將不僅僅限于氣象學家,各個不同相關領域的專家都應該參加。
第一屆世界氣候催生了另一個在氣候變化研究上頗負盛名的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1990年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二屆氣候大會通過了一項更具實質內容的《部長宣言》。
《部長宣言》指出,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大量生產活動致使溫室氣體不斷積聚,下世紀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將是前所未有的,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將因此受到嚴重威脅。
宣言還認為,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全球氣候是各國共同的責任。但是,作為溫室氣體主要排放源的西方工業國家對此尤其負有特殊責任,它們必須起帶頭作用,承諾采取行動,降低其在全球溫室氣體凈排放中的比重。
盡管人類開始意識到氣候變化可能引發的災難性后果始于上世紀70年代,不過,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變化中心研究員張稱意介紹,“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上,有兩個里程碑的事件,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通過和2005《京都議定書》生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條約,也是國際社會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
據統計,目前已有190多個國家批準了《公約》,這些國家被稱為《公約》締約方。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該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批準國家的人口數量占全世界總人口的80%。
距離現今最大規模的氣候變化大會是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由于2012年的臨近,《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到期。因此,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巴厘島路線圖”,啟動了加強《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全面實施的談判進程,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大會上完成《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12年到期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安排的談判并簽署有關協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