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祥:“每一輪價格大幅度上漲,最大的獲益者是經營商,榨油這一塊應該來說它的利潤不會很高,主要是貿易這一塊,那是屬于超額利潤,一般的利潤10%就不錯了,那他們又能到30%,40%,50% ,那就很可觀了。”
周冠華:“是不是暴利不好去評價,但是利潤一定很豐厚,賠本的生意他們不會做。”
隨著跨國資本對國內市場的掌控,國儲糧在食用油領域的調控能力日顯蒼白,2007年,在跨國糧商的操控下,國內食用油價格猛漲,中儲糧拋出20萬噸食用油平抑油價,市場上卻波瀾不起,隨后的調查顯示,70%的食用油都進入了一家跨國糧商的倉庫。
記者:“為什么以往的調控效果不理想?”
周冠華:“國家要掌握一定量的儲備,在必要的時候調控的時候,就有物質基礎。前些年,我們手中的資源確實很少。”
記者:“這一次調控,作為糧食主管部門,您有壓力嗎?”
周冠華:“我們已經做好了隨時競價銷售大豆,油菜籽包括菜籽油的這種準備。能保證試產供應,穩定市場價格,這個我們很有信心。”
半小時觀察:
在全球大豆增產的年份里,我們卻要吃著越來越貴的食用油,這樣的反常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在一個市場里失去核心競爭力,喪失話語權到底意味著什么?其實,類似這樣的尷尬景象,近些年我們看到還有不少。明明我們是國際鐵礦石市場最大的買家,但即使在全球經濟陷入危機、鋼鐵業衰退的時候,我們在礦石價格談判中仍然處處被動,受制于人,無力撼動幾家礦業巨頭的壟斷地位。明明我們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和生產大國,但卻沒有一家真正全球化的國產汽車品牌,絕大部分份額還是被幾家國際汽車巨頭瓜分,中國的消費者只能花著比國際上高得多的價格買車,以支付國際巨頭的技術轉讓費。這些反常說明,我們這個經濟大國在某些方面還不夠強大,當我們習慣了殺價競爭的時候,也應該多想想怎么才能把漲價競爭也變成擅長的殺手锏。
(執行主編:莊嚴 記者:莊嚴 姜龍飛 攝像:毛云李 沈焱 李培 樊金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