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14日電 (記者 夏毅)近日,記者從浙江省電力公司通報的09年供電情況獲悉,近年來隨著浙江電網的逐漸完善,但電網建設與可靠供電矛盾仍然突出。隨著電源供應的逐步好轉,局部地區因電網建設嚴重滯后而造成的“卡脖子”問題,已成為影響電力供應的最主要問題,局部區域的供電可靠性和電壓合格率未達要求。
記者了解到,電網建設滯后的背后并非完全是投入不足的問題,在東部發達地區,因為土地資源趨緊和環境壓力的增加,大規模的以新建電網為主的電網建設變得越來越困難。記者了解到,浙江臺州地區2個22萬的變電所路橋的白峰變和椒江乍浦變原本都應在去年投運,但因為落地受阻一直遲遲未能投運。
據臺州電力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因為電網建設涉及到大面積征地問題,百姓對電網建設的不理解和阻撓,讓很多變電所無法按計劃投運。“雖然當地政府部門也多次與有關部門協調,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但至今很多地方只能依靠政府的強制執行,其他別無他法。特別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土地越寶貴,征地也就更困難了。”
1997年,中國在經過長達數十年的電力短缺之后首次達到供需平衡后,電網建設滯后的矛盾又接踵而至。得益于近年來電力產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節能減排政策帶來的積極效應,電力供應能力逐漸增強。但電力部門有關人士稱,因電網建設滯后造成的局部電力供應矛盾開始成為部分地區、城市經濟發展的“心腹之患”。而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的浙江,目前局部 “電網性缺電”已成為該省電力供求的主要矛盾。
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使得電網建設的步伐只能是只進不退,據了解,浙江電力部門已從技術尋找突破,通過建立緊湊型變電所、同桿多回路和配網升壓增容等方法來實現電網建設的可實現性。目前,浙江省內3500萬負荷,750萬電量依靠外來供應,外購電占20%左右。近年來,在應對夏季電力供應的“路塞”問題,浙江紛紛采取錯峰限電、及時搶修等措施,盡量減少對用電客戶的不利影響。
“有電不能用”的“電網性缺電”被稱為電力供應的“卡脖子”現象。根據電監會負責人透露的數字,中國電網投資占電力總投資的水平低于發達國家,輸配電建設滯后于電源建設的現象十分嚴重。專家認為,今后電網建設應更加注重存量電網的發展,加大技術改造力度,走“增容、升壓、換代、優化通道”的新路子 。(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