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憂患仍存 中國慎言“后危機”
中新社記者 劉育英
2009年的全國“兩會”,中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2010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并沒有因經濟成功“保八”而放松警惕。此次全國“兩會”期間,他對政協委員說,“我還不認為現在是‘后金融危機時代’”。
觀察家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官方“謹慎”多于“樂觀”。
就在中國召開全國“兩會”的時候,歐洲以希臘起始的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歐元危機蓄勢待發。而一旦發生危機,將對中國的財富、儲備結構發生影響。美國經濟則“無就業增長”,上年四季度增長5.9%,是6年來的最好水平,同時今年2月份失業率仍維持在9.7%的高位。
全國政協委員、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表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的出口雖然穩定向上,但暫時性的因素較多,外貿訂單短期多、長期少,多為國外進口商彌補庫存,這說明他們也不看好全球經濟復蘇。
去年外貿下降13.9%后,中國希望今年的外貿總額能增長8%。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小濟說,“貿易摩擦增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外需不振,是我們難以控制的”。張小濟表示,外貿下滑,對中國最大的壓力是就業。
在國內,中國實施“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對保增長、擴內需功不可沒,但其“后遺癥”也可能逐步顯現。
2009年,投資對GDP貢獻率為92.3%,經濟增長不平衡加劇。“4萬億”投向鐵路、公路和基礎設施,民間投資目前尚未啟動。此外,產能過剩嚴重,結構調整難度增大。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
9.6萬億元銀行新增信貸潛藏的金融風險也不得不引起重視。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測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負債已在6萬億元以上,其中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超過4萬億元,比地方財政收入的1.7倍還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表示,“工行的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大大提升,為不可預知的風險做了預留”。
2009年中國成績舉世矚目,但官方“寧可將困難想得嚴重一些”的憂患意識令委員們頗為贊賞。同時,中國轉變發展方式,應對“后危機”的思路從“兩會”可見雛形,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振區域經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優化投資結構、調控房地產市場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官方希望今年GDP增8%,CPI上漲3%,新增貸款7.5萬億元。分析師們認為,宏調政策為“二次探底”和經濟“過熱”作兩手準備,但調結構料將成為重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