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紹興4月12日電(記者 童靜宜 通訊員 馬律軍 孫衛國)紡織品知識產權保護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在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探索出符合大市場需求的新保護模式?4月12日,浙江省紹興縣舉行了浙江紹興、江蘇南通、山東濰坊、廣東佛山四地紡織品市場版權保護與合作協議的簽約儀式,為紡織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帶來了新的思路。
防冒無處不在讓經營戶“很受傷”
浙江紹興、江蘇南通、山東濰坊、廣東佛山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紡織品集散中心,紡織品版權涉及到家紡、床上用品、印花布、窗簾窗紗等產品,其保護問題一直是困擾市場提升發展的核心難題之一。
浙江省海寧市的鐘革新已在紹興柯橋做了多年的紡織品批發生意,談到紡織品被仿冒,他說他“很受傷”。
“一個好的紡織品花樣設計出來,如果沒有仿冒,可以做一到三年;但是一旦被仿冒,有的時候連三個月都做不到”。他告訴記者,企業投入研發費用,一幫人辛辛苦苦設計了一個產品花樣,但有的時候不到三天,市場里仿品就出來了,“現在還好一點,2005年2006年的時候,仿冒之風更盛,今天你出了一個新產品,幾天之后整個市場都看到這個花形了”。
“很受傷”的鐘革新也很無奈,“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注重知識產權,你仿我也仿,抄襲成風。而后果就是低價競爭,惡性循環。”
一場簽約 四地聯手
國內各地對于紡織品知識產權的保護都有迫切感。
“紡織業知識產權問題比較嚴重,可以說仿冒無處不在。”與會的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黃錦權表示,廣東是國內現代家紡的重要發源地,但是仿冒版樣的行為時有發生,已經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創新成本很高的廣東企業無法承受被仿冒帶來的重大損失。他表示,現在都在談要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沒有設計創新,哪來的中國創造?”
而江蘇省南通市版權局版權管理辦公室主任顧翔則告訴記者,南通市從1997年開始連續14年加大對家紡花樣侵權的保護力度,南通本地互相仿冒已不多,“即便有,也容易解決,難就難在跨地區的仿冒侵權查處。”
抱團保護知識產權成了有識之士的共識。
2010年4月12日,經過多方努力,浙江省紹興縣中國輕紡城知識產權保護領導小組、紹興縣中國輕紡城花樣版權登記管理保護辦公室、江蘇省南通市版權局、南通市通州區川姜鎮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山東省濰坊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濰坊市紡織服裝聯盟、廣東省佛山市版權局、廣東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在紹興柯橋正式簽訂了《浙江紹興、江蘇南通、山東濰坊、廣東佛山紡織品市場版權保護與合作協議》,該協議建立了浙、江、魯、粵四地跨區域的紡織品市場版權保護合作機制。被業內人士譽為“開創了我國跨省開展紡織品市場版權保護與合作的先河”。
信息互查等九項內容破解跨地區保護難題
記者獲悉,此次簽約共有九項內容,包括簽約目的、四地聯席會議制度、四地市場版權宣傳協作制度、作品登記證據優先采信、版權侵權案件協查、四地版權管理機構花樣登記資料庫信息互查共享、四地聯合舉辦花樣創意大賽、四地協作信息通報等。基本體現了合作與共贏的宗旨,涵蓋了版權登記、案件協查、信息共享、宣傳協作等版權保護方面的重要問題。
紹興縣工商局中國輕紡城分局局長薛白表示,浙江紹興、江蘇南通、山東濰坊、廣東佛山跨區域紡織品市場版權保護合作機制的建立,從根本上實現了四地版權保護一體化。不但對提高四地版權保護和服務水平,促進地區間紡織品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和紡織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四地紡織品市場和紡織企業創業創新會起到很好地推動作用,而且對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具有很好的垂范和引領作用。(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