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5日電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會在華盛頓落幕。中美之間就中國開放金融市場及加強雙方在能源與環保領域合作等問題,達成一系列共識和協議。香港《文匯報》刊載社論文章指出,今次對話,既照顧了美方在一些具體問題方面的要求,又響應了中方對長遠戰略問題的關切,有助于雙方經貿關系的健康發展。
文章稱,戰略對話,本應是“務虛會議”,著重討論雙方之間長遠和全局性的戰略問題。但在今次戰略對話會上,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等中美之間面臨的現實問題,依然成為重點。個中原因,除了美國政府在這些問題上遭遇到來自民間及國會的強大壓力外,還由于美國高官的任期受國內選舉政治的制約,這使得他們不得不“急功近利”,急于拿出政績。從會談的內容及成果來看,中方顯然體諒到了美國官員的難處。這也意味著,既務虛又務實,將成為今后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會的一個特點。
中國政府今次并未在美方要求強烈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作出重大讓步,而是在金融領域對美國擴大QFII的要求有所響應。這一方面是因為中方堅持“人民幣匯率關乎中國主權”的底線和原則,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被稱為中國通的財長保爾森深知,人民幣大幅升值其實并不能解決中美貿易順差問題。
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證明,市場開放對于中國來說并不一定是壞事,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推進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也是中國政府愿意在金融領域進一步開放的重要原因。當然,中國政府在此次較量中也并非一無所獲。美方同意在能源、環保及科技創新領域內與中國加強合作,有助于中國經濟的轉型及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