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5日電 今天出版的上海證券報刊載了經濟學家左小蕾的文章稱,在中國經濟存在內外失衡的格局下,一定的通脹水平,可能并不至于導致經濟的惡化,還可能有利于緩解經濟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如果調控得當,還可能有利于經濟的平穩發展。
文章中寫到,第一、CPI數據的變化說明中國的經濟增長趨勢得到整固。近期CPI增長的數據顯示,2006年底,由于糧食價格上漲,CPI呈上升趨勢,最近3個月都達到3%或超過3%的水平,說明中國經濟應該走出了通縮的陰影,經濟增長仍然是趨勢,前期針對經濟偏快的調控應該是正確的。
第二、基于5月份食品價格上漲占CPI數據的增長參數8.3%的比例可以推斷,農民收入將增加,這將推動國內消費的增長。農民消費的增長,對于緩解多年來一般消費品的產能過剩的問題以及一般消費品出口快速增長的問題,都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第三、改善價格傳導機制有望得到改善。很長時間,PPI的數據都大于CPI的增長。這其中,能源、礦石等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也與傳導機制不暢有關。從今年開始,PPI開始小于CPI,除了一些大宗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有所下降的原因以外,不排除收入水平的提升,特別是農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支出增加的可能性。一般消費品價格的上升,改善了市場過剩的局面。PPI小于CPI,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當前通脹水平的增長不是成本拉動的通脹,主要是消費需求推動的結果。雖然PPI和CPI數據本身并不起到積極推動傳導機制和其他矛盾的改善作用,但從數據的變化中可以觀察和分析一些經濟結構變化的蛛絲馬跡。
第四、適度通脹有利于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從2004年以來,人民幣一直遭遇來自外部很大的升值壓力。其理由除了巨大的外貿順差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中國持續的“低通脹高增長”的宏觀經濟的發展態勢。在當前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通脹預期上升應該是流動性過剩的一個正常的貨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