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無法回避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中國家電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東生談及匯改帶來的影響時如是說。
早在兩年前,匯改開始之初,有關專家就預言,受到波及最大的將是紡織、家電、電子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四川長虹和美的電器2006年的匯兌損失分別達到7706萬元和4702萬元,而兩家上市公司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3.06億元和5.05億元。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當初不被看好的紡織行業。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楊紀朝介紹,去年9月至今年7月,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的下調使紡織行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而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另一個影響紡織品利潤的重要因素。據紡織工業協會預測,今年下半年,受出口退稅率將下調2%,人民幣繼續升值等因素影響,服裝行業利潤可能將損失48億元。
此外,以沃爾瑪為代表的奉行低價策略的強勢大采購商,為了避免由匯率變動引起的中國紡織品漲價,將部分訂單轉向越南、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地區。沃爾瑪未來幾年在印度的采購量可能從2004年的3億美元上漲到每年22億美元。
在以上這些數字面前,兩年的人民幣匯率改革似乎只能為家電行業和紡織行業留下陰影。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在不少家電業老總看來,除了匯兌損失外,匯改讓家電行業不得不改變自身,提高競爭力。美的電器去年的年報中就提出,“針對人民幣升值壓力,公司將加強與海外經銷商的業務合作關系,增強自有品牌的出口比重,針對不同的區域市場、不同的產品種類,調整產品結構,采取差異化的價格策略,盡可能地保證外銷增長與利潤增長的協調性。”
過去兩年,不少中國家電企業邁出了海外設廠的步伐。海爾電器在海外已經有13家工業園,美的電器在越南、俄羅斯等國也設有生產基地。包括長虹在內一些國內老牌企業也跨出了國門。
在談到出國設廠的原因時,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總經理黃健表示,“除了降低成本的考慮外,規避包括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造成的國際貿易風險,也是我們海外設廠的重要考慮因素。”
為了應對匯改,紡織品行業也沒有閑著。一位做小額棉襪出口代工生意的江蘇武進老板在談到匯改時滔滔不絕:“要是放在以前,匯率只是公司財務關心的問題,現在,整個工廠的管理人員都在關注匯率。我們有自己的預測,這樣就可以在談出口合同時,提前放量。”
其實,長期以來,面對海外強大的經銷商,國內棉紡織服裝企業一直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有行業資深人員就指出,國外的一些大型企業雖然一次性訂單數額很大,但是往往回款時間很長,有的甚至達到3至6個月,國內企業如果沒有預期,就很容易遭受匯兌損失。再加之紡織行業利潤率比較低,對抗匯率風險的能力自然更加不足。然而,隨著這兩年反傾銷、反補貼等中外糾紛增多,在見慣了風雨的中國棉紡織企業看來,匯率并非不可解決。有些企業甚至通過匯改獲利。
“一些進口面料的國內棉紡企業不但沒有受影響,還會從中受益,因為同樣的價錢可以采購更多以美元計價的進口面料。不少企業增加了內銷量,進口面料又使服裝價格上升,企業自然獲利更多。”杭州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姚挺談到浙江的服裝企業應對匯改時不無自豪。
另外,不少出口企業通過增加國外銷售渠道、提高自身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等方式來保證產品價格,從而為企業留出足以應對匯率風險的價格空間。這無形中提高了中國紡織行業的整體實力。
而且,隨著企業應對匯率風險需求增加,不少銀行的遠期結匯業務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這對銀行業開拓業務領域同樣是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從短期來看,匯改讓家電行業和紡織行業都遭受了一些損失,但是,長期來看,這未必不是這些行業提升產能、產品層次和提高應對各種風險能力的契機。(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