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3日電 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有所提高,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今日在《人民日報》上撰文稱,總的看,當前中國消費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而從目前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狀況看,并不存在商品價格普遍持續上漲的條件。
文章說,盡管投資、消費比較活躍,出口增長很快,國內外需求比較旺盛,但供給方面特別是非農產業的增長潛力更大:從形成社會生產力的基本要素看,我國勞動力、資金、技術方面的條件都比較有利;從體制方面看,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能力正在不斷增強,這就決定了供給保障能力相當牢靠。近年來,重化工原材料由供給緊張轉變為產能過剩,煤電油運的緊張狀況基本消除,生產資料價格漲幅也趨于回落。6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5%,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3.4%,漲幅分別較上年同期降低1個和3.2個百分點。
文章認為,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主要是由食品價格上漲推動的。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6%,影響CPI上漲2.5個百分點;扣除食品漲價影響,CPI僅上漲0.7個百分點。這次食品漲價是在我國農業生產健康發展的情況下發生的,是工農和城鄉之間利益格局調整的正常表現。2004年—2006年,我國糧食生產連續三年豐收,今年夏糧產量又同比增長1.3%,糧食供給的基礎比較穩固。食品價格上漲,短期原因主要有:一是2006年世界糧食減產,加上美國等產糧大國將玉米大量用于加工生物質能源,世界糧食市場價格上漲;二是針對國內糧食市場供求變化,糧食部門庫存投放不夠及時;三是國內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較快增長;四是春節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從長期看,農產品和食品價格上漲,還反映了經濟發展的一般特點。各國在經濟發展中,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農產品和食品價格都呈現逐步提高的態勢。這是市場對耕地日益稀缺和農業勞動力成本日益提高的確認,是用價格拉動農產品供給的常態反應,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渠道,也是我國農業、農民和農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必然途徑。在收入較快增長的背景下,這一變化對城鎮絕大多數家庭的生活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對于部分住校困難學生和城鎮低收入家庭等受影響較大的群體,則需要政府給予必要的補貼,并適時適度提高補貼標準。目前國內糧食生產能力比較扎實穩定,在市場價格調節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給的增長潛力較大,未來食品價格不會繼續較快上漲。
文章稱,總的看,當前我國消費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既要積極采取措施緩解肉、蛋等副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又要看到目前我國的通貨膨脹率仍然控制在相當低的水平上。因為,按照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即扣除能源和食品價格以后的消費價格指數)來衡量,今年1月—6月的這一指標僅為0.9%。(執筆:李劍閣 盧中原 張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