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最新市場監測數據表明,(8月20日至8月26日)鮮豬肉價格下跌3.3%,連續三周出現回落。這不正是在豬肉價格大幅上漲、不少餐館貼出“由于價格上漲本店菜品價格上調”一類告示跟風漲價不長時間后,消費者用“嘴”回應瘋漲的價格——不吃或少吃豬肉的結果嗎?
筆者以為,雖然與此同時受國際市場食用油價格上漲影響,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價格漲幅比上月稍有擴大。受中秋節臨近,食品加工需求增長的影響,鮮蛋價格較上月上漲8.7%。受部分地區連降暴雨以及臺風等惡劣天氣影響,鮮菜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全國36個大中城市黃瓜、西紅柿、油菜和茄子的平均價格分別比上月上升18.2%、11.3%、8.8%和2.7%。青椒的價格比上月略降1.1%。但漲幅最大的豬肉批發價格卻連續3周下降,這一事實說明:
市場和價格是相互影響的,市場經濟不是誰想怎么漲價就怎么漲價的:消費者對價格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可以承受的限度,就不消費或者少消費;于是,市場就萎縮了,價格就下降了。超過合理漲價幅度的價格是不能長久的,最終的受害者不只是消費者,還有亂漲價的經營者自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者畢竟比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有了更多的選擇:豬肉漲價,水產品便宜那就多吃魚;方便面貴,那就吃手搟面、掛面;餐館漲價那就回家自己做飯吃……
一般而言,人們的消費水平取決于收入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我國老百姓收入是比較低的,不要說與歐美、日本等國相比,就是韓國2006年人均收入也達到2萬美元。我國老百姓對價格的敏感度特別高,是因為收入水平太低,而不是價格本身太高。我國低價農產品價格已經成為歷史,但也遠遠沒有進入高價時代。要啟動國內消費,還得千方百計增加農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
最近,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和措施的出臺,如對生豬等生產者給予多方面的補貼與扶持;對低收入者給予生活補貼;對跟風漲價和搭車漲價者予以嚴厲查處等,對豬肉價格的下降也起到明顯的作用。
豬肉批發價格雖然連續3周下降了,但是同時(8月13日至19日)生產資料價格小幅攀升: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總水平較前一周上漲0.43%。100多種主要產品中,價格周環比上漲的有36種,占32.1%;持平的有51種,占45.5%;下降的有25種,占22.3%。具體來看,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影響,有色金屬價格普遍走低,價格水平較前一周下跌0.92%。近期鐵礦石價格持續上漲拉動國內鋼材價格上漲0.38%。筆者以為:生產資料價格如果持續上漲,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食品價格下降的有可能反彈,價格沒有下降的仍有繼續攀升的可能。所以,對生產資料特別是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也不能掉以輕心。(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