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隨著11月份CPI數據的公布,如何防止通脹形勢繼續惡化一時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政策建議和預測中,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的字眼頻繁出現。
巧合的是,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日前在北京開幕。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12日表示,匯率彈性對中國抵御通貨膨脹風險“尤其重要”,人民幣更快升值符合中國利益。一時間,人民幣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有專家認為,過去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壞處想得比較多,因為當時國內通脹壓力并不大,但是現在通脹壓力越來越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防止通脹進一步擴大作為明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在這種情形下,兩害相權取其輕,升值有利于抑制輸入型通脹。
升值和通脹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系?人民幣加速升值能否成為逼退通脹的“奇兵”?
⊙本報記者 但有為
通脹陰影有所加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受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我國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6.9%。另據統計,1月-11月份累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至11月,我國的CPI上漲幅度已經連續四個月超過6%,其中11月更是達到6.9%,創下自1996年12月以來的新高。
面對CPI的迅速攀升,很多專家表示了擔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旗幟鮮明地表示,中國當前的通貨膨脹率已經明顯超過了年初的控制目標,且有進一步上升的危險。他認為,應進一步出臺反通貨膨脹政策,不能坐等通貨膨脹跡象更加明顯。
事實上,為了防止CPI漲幅的上升,今年以來央行已先后五次加息,并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收緊貨幣。此外,發改委、商務部也采取了多種手段保證市場供應,嚴防價格上漲。但從不斷創出新高的CPI漲幅來看,收效尚不明顯。
面對越來越大的通脹壓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明年宏觀調控的兩大首要任務之一。
加快升值呼聲再起
昨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于7.3568,較前日上漲了79個基點。這已是人民幣本周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達到10%左右,今年以來的累計升值幅度為6%,超過了一年前市場預測的5%的年度升幅。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自央行在《2007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來穩定通脹預期之后”,市場關于匯率可能會在宏觀調控中被委以重任的猜測開始明顯增多。
央行行長周小川11月18在南非開普敦參加G20央行行長會議時表示,中國當前的官方利率水平基本合適,但央行正密切關注經濟數據。
業內人士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央行在利率政策上正越來越謹慎,今后一段時間利率政策可能讓位于匯率政策,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可能加快。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近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來看加息空間越來越窄,緊縮政策更多應依賴數量型工具和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他預測,2008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將在10%左右,年底對美元達到6.57的水平。他認為,人民幣升值對于抑制輸入型通貨膨脹具有重要意義!拔覀兿嘈,政府將重視使用人民幣匯率工具,從而將明年的CPI漲幅控制在4.0%-4.5%的水平!惫^銘指出。
余永定則認為,在目前情況下,通過匯率升值以減少貿易順差的政策目標,同緊縮貨幣以抑制通貨膨脹的政策目標正好并行不悖。升值的加快不僅有助于實現貿易平衡,而且可以為貨幣緊縮留出更大空間。
此外,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11月22日在清華大學演講時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總量偏熱與結構失衡的問題,基本原因在于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沒有跟上中國生產力和競爭力上升的速度。
謝伏瞻認為,當前最根本的措施是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擴大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升值能否抑制通脹
那么,人民幣加速究竟能否有效抑制通脹?綜合上述專家觀點不難發現,認為加速升值能夠緩解通脹的不外乎有下面兩個理由。
第一,在美元疲軟的情況下,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漲,而中國作為大宗商品凈進口國,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容易傳導至國內。人民幣升值可以使得進口成本相對降低,抑制輸入型通脹。
中金公司顯然贊成這種觀點。哈繼銘認為,美元加速貶值將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提供支撐,近期PPI的抬頭就顯示了這種跡象。過去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壞處想得比較多,因為當時國內通脹壓力并不大,但是現在通脹壓力越來越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防止通脹進一步擴大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在這種情形下,兩害相權取其輕,升值有利于抑制輸入型通脹。
中金公司的有關研究發現,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每升值10%,其他條件不變,中國CPI漲幅短期內將下降0.8個百分點,長期將下降3.2個百分點。
第二,人民幣加速升值將有助于減小外貿順差,從而減少基礎貨幣投放,流動性過剩的狀況也將由此減輕,這將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
此種觀點認為,通脹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國內貨幣投放過多、流動性過剩有關。根據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國青測算,國內CPI漲幅超過2%的部分有60%-70%由貨幣因素推動。為此,抑制通脹還需繼續收緊貨幣供給。
央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39.98萬億元,同比增長18.45%。盡管較上月末低0.02個百分點,但已經連續5個月同比漲幅超過18%。業內人士指出,上述數據顯示,目前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要判斷上述兩種觀點能否成立,有必要客觀、全面地分析當前通脹的主要原因。
主流觀點認為,目前國內的通脹體現為結構性、階段性上漲,主要受食品價格上漲拉動。其次,外部因素對國內價格上漲起到顯著推動作用。由此看來,本幣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外部因素帶來的通脹壓力。
央行在《2007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指出,經濟學的理論分析和各國的實踐均表明,本幣升值有利于抑制國內通貨膨脹。在對資源性產品進口依賴程度加大的背景下,本幣適度升值有利于降低以本幣計價的進口成本上漲幅度。雖然這種傳導會存在一定的時滯,但長期來看,名義有效匯率變化會對零售物價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產生明顯影響。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此次通脹主要是國內部分食品短期供不應求引起的,人民幣加快升值可能無助于緩解通脹壓力。
在本月12日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上,央行行長周小川就表示,目前中國的CPI增幅主要是食品漲價占很大比重。對于是否可以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或調整貨幣價格,來有效解決CPI上漲問題,央行正在認真研究。他坦言,這一問題可能會有一定爭議!
短期不宜升值太快
盡管業界對升值能否抑制國內通脹存在異議,但專家普遍認為,短期內人民幣不宜升值太快。此外,在匯率升值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匯率彈性,并輔之以其他政策,以免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商務部副部長陳德銘12日在中美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上表示,商務部從來都不反對人民幣升值,但是反對人民幣過快升值,反對超過極限的、不合理的升值,反對不符合國情和承受能力的過快升值。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人民幣升值的確可以調整我國外貿順差過大的進出口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流動性的形成機制,起到抑制通脹的作用。但是,如果人民幣進行大幅升值,將對出口型企業產生巨大殺傷力,會直接導致出口產品價格剛性上漲,出口數量急劇下降。在內需不足的現實下,國內無法消化這些由于人民幣升值而導致出口下降的部分,則有可能使經濟增長出現滑坡、由通脹轉為通縮,危害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人民幣升值速度固然可以適度加快,但依舊需遵循主動性、漸進性與可控性的原則。其中漸進性至關重要,因為一旦違背漸進性原則,一次性大幅升值,將有可能導致經濟失控并喪失貨幣調控的主動權。為有效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還應在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擴大的同時,加大利率、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的作用力度。
談及人民幣合理的升值幅度,余永定認為,中國目前實行的是參考一攬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紤]到中國目前的嚴重結構性問題,企業缺乏必要的應變能力,鎖定匯率風險的各種金融工具仍不發達,完全按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匯率還為時過早。另一方面,考慮到中國的雙順差、流動性過剩和通貨膨脹形勢的惡化,較大幅度升值難以避免。他認為,至于什么是合理、均衡水平誰也說不準,只有通過試錯的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