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首個交易日,國際原油給了整個世界一個意外又意料之中的“震驚”——其期貨價格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
美國東部時間1月2日中午12點06分左右,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電子交易中達到每桶100美元,這一價格刷新了2007年創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國際原油期貨盤中最高記錄。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突破100美元,國內國際油價倒掛問題日益突出,中國成品油價格今年是否會與國際接軌?隨著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中國經濟能否承受過百美元油價的巨大壓力呢?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人們的生活會否因此而改變?
油價會到175美元?
一百大關輕易被破,國際油價還會漲多少?
這是每個國家和地區,甚至是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問題。
日前,丹麥盛寶銀行預測,2008年將是世界經濟危機年。該銀行專家預測說,即使現在石油價格增長緩慢,但是2008年將會到達每桶175美元。
“現在什么可能性都有。”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表示,未來原油價格的增長主要取決于需求的增長。他分析,如果需求增長不是很快,那么,達到175美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如果需求增長過快,則有可能達到175美元(這和美元的貶值也有一定的關系)。不過現階段由于國際原油價格已經突破了100美元/桶,各國勢必會對其進行適當的抑制。
國際原油價格為何持續走高?
有專家分析稱,墨西哥石油出口因風暴暫停,以及對美國本周內降息的預期,是推動本次價格上漲的短期直接因素。而地緣政治迷局導致的供給不穩定、新興國家經濟增長強勁導致的需求旺盛、及次貸危機造成的美元貶值,則是根源。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雖然國際油價突破了每桶100美元,但是考慮到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的影響,現在的100美元大約只相當于上世紀80年代的38美元。不過長期來看,高油價是一種必然趨勢。
“油”漲“價”高將難免
“我估計上海很快就會調整出租車的價格了。”一位的哥告訴記者,現在政府每個月100元的補貼,只能減少其部分損失,每個月因為高昂的油價,他至少要多虧300元以上。
“應該會加一元錢。”該的哥表示,加價只能慢慢來,如果一下子加得太多,老百姓恐怕會難以接受。
雖然的哥對出租車加價表示了樂觀的態度,但他的擔憂也同樣存在:由于上海的地鐵發展迅速,以后坐出租車的人會減少,生意更難做了。
“不好意思,我要收你6元了。”記者平時經常光顧的一家快餐店老板娘表示。而此前不久,記者在該飯店用餐,一小葷加三素菜的價格為4元。老板娘表示,現在米、菜、煤、液化氣等各種原料的價格都在上漲,成本在不斷增加,因此加價是惟一出路。
而日前,牛奶等行業加價后,啤酒行業也透露出了要大幅度加價的消息。
其實,除了餐飲業,國內許多行業都已加價或者正醞釀加價。比如鋼鐵,早在去年12月,寶鋼等企業就對一系列鋼材產品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加價。
由此看來,這幾年,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創新高,各行各業的成本都由此而增加,全面加價似乎已“勢不可當”。
能否承受高油價之重?
“目前有兩種方法:一是提高油價;二是使成品油價格機制走出去,和國際接軌。”林伯強表示,提高油價的方法肯定沒有價格機制走出去好,僅僅是提高油價,油荒還是會出現,我們應該做到的是國際漲、國內跟著漲而不是跟著調。但是這樣做的同時,政府勢必應該對弱勢群體實行補貼,比如出租車行業。
林伯強認為,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在整體上而言肯定會對我國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不會太大。中國和美國、日本相比,使用油氣的比例遠比使用煤來得低(油氣比例約占20%多,而煤則占70%多)。所以,對我國而言,使用油氣比例越大的行業所受到的影響會越多。
也有專家表示,中國是高油價的最大受害國。因為中國等東亞國家主要依靠制成品出口,消耗的是本國的人力資源與環境資源。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目前接近50%,高油價幾乎成為中國無法避免的剛性開支,中國在生產出口產品的時候,還要支付更高的能源價格。這無異于一場對中國財富和資源的變相洗劫。
因此,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系數將因高油價的到來而大大增加。應對高油價帶來的風險,中國需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度,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制定更為合理有效的匯率政策。(記者 傅光云 實習生 林亞櫻)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