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2日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輕松完成三級跳,從7.1069到13日的7.0970,再到14日的7.0882,從容地刷新了年內的第22個新高。至此,2008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已達2164基點,累計升值幅度已超過3%.按照目前的速度測算,本月底、下月初或許可以破7大關。而國內產業結構和貿易順差也因此受到巨大沖擊。
對于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預期,高盛認為,它是抑制通脹的最理想政策。廣發證券利率匯率研究員王烜則表示,“認為升值是抑制通脹的最有利手段,這種看法有些簡單了。”
高盛:升值抑制通脹
美元的貶值成為人民幣升值的主要推手。近來,由于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暗淡,美元對西方其他主要貨幣比價持續走低。紐約匯市14日尾盤,美元對日元匯率從前一個交易日的1比102.04降至1比99.21,一度跌至1比98.88,為1995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美元在國際匯市承壓,同時市場預期美聯儲會在18日繼續降息,而且對于降息幅度的預測甚至超過50個基點,美元頹勢必然增加人民幣兌美元向上走強的動力。
對于人民幣升值問題,近日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表態則耐人尋味。他一方面表示,人民幣適當升值或者稍微快一點,有助于抑制中國貨幣的通貨膨脹;但又指出“抑制通貨膨脹不會成為匯率機制改革或者市場匯率浮動變化的主要原因,但從分析的角度看,(升值是為了反通脹的)方向也是對的”。
而高盛近日發布的報告認為,目前因為人民幣匯率被顯著低估而產生的龐大的經常項目盈余,使得中國解決當前通脹問題的前景可能變得更為樂觀。所以升值不僅可以達到抑制通脹的目的,同時對國內需求只會產生非常有限的抑制作用,因此是最理想的政策選擇。
對此廣發證券研究員王烜博士認為,目前造成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原因在于美國經濟方面,雖然之前美聯儲采取了2000億美元等大規模注資行為,但現在美國許多大機構還是相繼宣告破產,美元走弱的情況不是美國政府一下子就能改變的。美國對于重振強勢美元目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人民幣升值可以抑制流動性,這一點從2月份貿易順差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來,說明宏觀調控已經起到作用。但如果把升值作為抑制通脹的最理想手段,看法有點簡單了。
王烜說,“我認為人民幣升值機制比以前有所改變了。今年的通脹將維持前高后低的狀態。目前我們面對的是輸入性通貨膨脹。2007年糧食大豐收但是價格卻很高,這不是國內的供給原因造成的,而是國際上比如美國用玉米制作工業乙醇等原因,造成整個國際糧價的高漲不下,中國的供給狀況要從整個世界的大環境來看。同樣中國的通脹問題也要根據世界上整體情況進行判斷。”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人民幣的升值之所以從短期看“利大于弊”,是因為目前匯率是扭曲的,不真實的。這一狀況如不改變,將對企業造成誤導,讓企業沿用舊的增長方式,靠消耗大量的資源去生產所謂廉價的產品。“利大于弊”的“利”,就在于通過匯率調整,給企業更準確的價格、成本信號,促使企業產品結構升級,轉變增長方式。另外,人民幣小幅升值對治理當前流動性過剩也是利好。
順差連續4個月下降
人民幣匯率的大幅度升值正使得國內的產業結構和進出口發生重大變化。據海關總署3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2月,中國貿易順差為85.55億美元,不到1月份(194.9億美元)的一半。不僅為10個月來最低,而且已是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對此,商務部長陳德銘指出,今年2月份出口增幅下降較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幣升值。陳德銘說,“從2005年7月匯率改革開始到現在,人民幣共升值了16.5%,升值因素約占出口成本的1/3.但他認為,這給中國經濟帶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負面是對出口貿易有影響,包括有企業不敢簽訂長期合同,但正面來說,也可以令更多耗能高、污染大及附加值低的企業轉型。”
“人民幣升值的確可以達到調整產業結構的目的。目前中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是比較低的,主要是依靠人力成本優勢,隨著新勞動法的公布,勞動力成本再次加大,但是這也不應該把人民幣升值作為影響企業的主導因素。”王烜則認為,“現在中國出口的大部分消費產品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我認為出口退稅對企業的影響更大一些。”
國內的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挑戰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建議,“首先,受影響的企業要把為外需生產轉變成為內需生產。同時,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國家應對一些弱勢產業給予保護。例如,我國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人民幣升值后可能有更多的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對國內農業造成影響,這就要求國家對農村、農業加大扶持力度。”(戎明邁 沈琦)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