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月份CPI同比上漲8.3%,環比下降0.7%。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8.0%,漲幅比上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7.8 %,農村上漲8.7%。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
昨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在國內遭遇歷史罕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美次貸危機不斷蔓延加深的復雜嚴峻形勢下,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
農業生產下降拖GDP后腿
初步核算,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614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增速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720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30778億元,增長11.5%;第三產業增加值25993億元,增長10.9%。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分析,數據顯示的農業增速放緩,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和農業生產下降是主因。
食品價格拉動CPI走高
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價格總水平處于高位。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8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6.6%,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1個百分點;其余各類商品價格略有漲跌。
第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同比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494元,同比增長18.5%。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03萬人,完成全年新增就業1000萬人目標的30.3%。城鄉居民收入繼續提高,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增加。
對此,曾有專家質疑,中國將進入一個物價和工資長期螺旋的上升過程,最終導致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更低、通脹更加嚴重的問題。袁鋼明卻認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件好事。雖然提高收入水平,可能引起勞動力成本上升,推動物價的上漲,但是這種影響并不大。“經濟結構調整,必須提高勞動者工資水平。”袁鋼明說。
第二季度出口值得關注
第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21845億元,同比增長2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555億元,同比增長20.6%;進出口總額5704億美元,同比增長24.6%。
其中,出口3059億美元,增長21.4%,較上年同期回落6.4個百分點;進口2645億美元,增長28.6%,加快10.4個百分點。貿易順差414億美元,同比減少49億美元。
中信建投分析師張曉軍認為,從數據來看,出口受到的影響比預先估計的情況要好,這是由于其中有一部分出口訂單是去年簽訂的。“世界經濟發展放緩已經很明顯了,因此,第二季度的出口情況值得關注”。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趙曉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需要考慮物價上漲的因素,“如果將價格因素考慮在內的話,我們的固定投資數應該比去年的同期水平略低”。
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
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余額和狹義貨幣供應量同比有所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流通中現金30433億元,增長11.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比年初增加13326億元,同比少增891億元。各項存款增加26353億元,同比多增7606億元。1-3月份,貨幣凈投放58億元,同比少投放258億元。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參加2008年國際貨幣基金與金融委員會第十七屆部長級會議時曾表示,中國仍存在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等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通脹壓力加大。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說,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經濟目前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他預測,中國今年的通脹可能出現前高后低的局面。從國內來看,去年下半年翹尾因素逐漸弱化,雪災影響也會逐漸減小。從國際環境來看,今年下半年,隨著美國加息空間越來越小,可能調整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元貶值速度下降,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漲幅也會有所下降,全球需求放緩。因此,與上半年相比,中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減小。
在昨日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后,A股市場隨之震蕩,滬指下跌56.75點,報收于3291.6點。“這說明市場還是很敏感的。”在中央財經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看來,昨日公布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的前期擔憂,加息的可能性也會隨之下降,這對股市是一種利好。如果近期不加息,股市就可以得到喘息的機會。(記者 李畫)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