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對汽油漲價仍停留在猜想階段,但是筆者已經在盤算著,如果汽油真的上漲到7元錢一升,我是否應該放棄愛車,改而乘坐地鐵呢?當高油價成為負擔的時候,減少使用或者放棄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我們甚至可以做出更多的聯想,銀行因為這些汽車廠商的危機而壞賬猛增,火電廠因為煤和油的高價位而巨額虧損,航空公司無力承擔高油價而繼續提價,游客不得不放棄旅行計劃,旅游景點變得生意慘淡……
里根曾把通脹比喻為“像大鱷那樣恐怖,像持槍歹徒那樣地嚇人”。而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志封面表達了這樣的主旨:食品價格在飛漲,油價在飛漲,看起來所有的東西都在漲——除了房價。
全世界的情形趨于一致。8%的通脹已經使中國居民有切身之痛,但是,想像一下與此同步的是,俄羅斯通貨膨脹水平是14%,阿根廷是23%,委內瑞拉是23%……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忍受著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
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來臨的時候,各國政府采取的對策就是價格管制和政府補貼,但事與愿違,價格水平非但沒有如預期般下跌,反而使得全球經濟陷入持續性衰退。
我們對于那個年代的世界經濟的興衰毫無知覺,而如今,卻要面對重復的歷史。單純從市場和經濟的角度與方法來處理高油價矛盾是困難的, 一個大膽的想法是,立即放開成品油價格管制,讓市場來決定成品油的價格。當然,這其中的風險在于,許多企業和居民感到無力承受,并且一次性大幅提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但好的一方面是,讓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同步,對于抑制能源需求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悲觀的看法認為,全球經濟已經無可挽回地進入了衰退周期。而以經驗來看,無論以何種手段來處理油價問題,各國所能找到的只能是次優結果,而不可能是最優結果。
中國的問題應該會好一些,但具體反應在證券市場上,如果以高油價為代表的高物價導致經濟陷入全面衰退,面對企業不斷下滑的利潤預期,投資人將難以做出買入的決定。換句話說,我們這個市場前進的全部基礎,可能毀于高油價難題。(筆夫)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