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石化集團一石油化工廠工人正在煉油裝置前工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液化氣、天然氣價格不作調整。 中新社發 仝江 攝
|
圖為中國石化集團一石油化工廠工人正在煉油裝置前工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液化氣、天然氣價格不作調整。 中新社發 仝江 攝
|
國家發改委上周公布了油電價格上漲的相關政策,這一針對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的措施,對物價上漲可能會產生壓力,但總體而言,正面作用要遠大于負面作用。此前,國家一直以財政補貼維持低油價,造成以全民為少數耗能大戶買單,這種狀況導致國內的石油消費高增長態勢一直難以扭轉,有報道說,當大排量SUV消費在國外因油價高而大幅下降時,國內的SUV銷量卻連續三年大幅度增長。如今,讓油價逐步回歸市場機制,讓資源價格真實地體現其寶貴價值,無疑可以“以價制量”,從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這當為中國應對高油價時代的明智戰略。
因此,不妨以積極的心態看待此輪油電價格上漲。油電漲價既是一種國際油價壓力下的被迫反應,各級政府更可以將此看作是推動節能、優化資源管理的極佳契機,采取組合式公共政策,策劃深入人心的宣傳號召,培養社會對于能源的危機感,徹底改變無度消耗資源的風氣。
30年前日本遭遇能源危機,這個資源匱乏的島國不是被動地應對———在油價高企時節制消耗,在油價低廉時又恢復消費的無度,而是把能源危機變成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黃金時機”,舉國上下厲行節能,政府打出一系列“政策環保”牌,使得該國的能源使用效率不斷提升,成為全球楷模。現在,高油價不僅對日本經濟的沖擊有限,反而,之前未雨綢繆建立的低資源消耗發展模式,使得日本企業在高油價時代更具競爭優勢,低油耗汽車等日本產品風靡全球。
日本的經驗值得借鑒。有學者曾說過,世界上并不缺資源,缺的是對資源的有效管理,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愛惜物力,節約資源的國民意識不會天然產生,它需要在一個良性的政策環境和輿論環境下慢慢養成。因此,把握時機,可以在兩方面發力:
針對民間消費,要充分運用價格的杠桿,讓揮霍能源者,無論公民或企業,承擔更大的代價,而節約能源者,得到應有的獎勵。做到這點,可通過建立“階梯式資源收費制度”,對于高能耗奢侈品實行高額征稅。政府重視對環保行為宣傳,并為公民環保提供優良的環境,例如,推動綠色出行,制定一整套宣教推廣計劃,其中包括生動的公益廣告,官員或明星率先垂范,以及有關部門大力改善城市公交出行、尤其是騎車出行、徒步出行的交通環境等。
針對公務用車消費,要注意到高數量、高排量和高使用率的公車,是拉動國內石油消費的一大主力。因此,對于公務用車消費,應大刀闊斧裁減,建立嚴格制度,鼓勵公眾監督。得益于去年中非論壇期間的成功經驗,為奧運北京過半公車將停駛,有關部門可以深入調研大量停駛公車對各級政府部門工作效率影響有多大,削減公車是否存在著巨大空間,能否將停駛由“臨時”變為“永久”,讓政府機關成為節能減排的模范呢?
這一波全球資源漲價風潮來勢洶洶,影響著民生福祉。可是,資源高價格的壓力以及政府的因勢利導,這反而能激發求變的動力,掀起一場全民節約的高潮,這種機會要牢牢把握。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