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宏觀調控中唱主角的貨幣政策,交出了半年來的考卷成績。央行日前發布了2008年上半年金融運行報告顯示,各項貸款投放總規模增速都出現趨緩跡象。截至2008年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8.6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2%,增幅比上年末低1.98個百分點;而6月份廣義貨幣供給M2同比增幅也從5月份的18.1%降至17.4%。
依照貨幣理論來評價貨幣政策的半年報業績,可以說政策效果明顯。因為貨幣政策的直接針對目標就是貨幣供給總規模與信貸規模兩項內容。二者增速齊齊減緩,足以證明政策效果的積極作用。
然而,貨幣政策的目標歷來存在中間目標和最終目標的區分,前者是指信貸和貨幣總規模,后者才是和公眾生活更加直接相關的,包括通貨膨脹問題、經濟增長問題等等。
從半年來經濟運行情況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與最終目標之間出現了明顯反差,作為最終調控目標的物價指數依舊高位運行。整個上半年CPI漲幅將在8%左右,屬于明顯的通貨膨脹狀況。更為關鍵的是,經濟增長出現衰退的風險在明顯增加。
近期,中央和各部委領導紛紛赴各地調研,從調研反饋的情況看,中小民營企業、特別是出口型企業的整體生存狀況已經是相當嚴峻。也正因此,有報道稱,商務部甚至向國務院提交建議,希望適度放緩人民幣升值步伐,并且提高部分行業的出口退稅率。這一建議標志著出口調控政策出現了大逆轉。
這就是當下貨幣政策的尷尬。單就貨幣政策能夠發揮作用的范圍看,政策效果幾乎已經發揮到極致,調控政策不存在力度不夠的問題;但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面對的是供給不足推動的通貨膨脹,緊縮資金供給對此無濟于事;但緊縮政策卻讓微觀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苦不堪言。
面對這樣的矛盾,筆者建議,必須要逐步跳出貨幣政策主導宏觀調控的狀況,在調控政策思路和力度上作出適時適度的調整。
首先,財政政策理應逐步成為調控政策的主角。面對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最有效果的政策措施就是鼓勵供給,而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在這方面是大有作為的空間。同時,面對國內調控部門束手無策的海外油價上漲問題,通過財政救濟困難低收入群體方式,能夠有效地緩解通貨膨脹帶來的社會負面沖擊。
其次,面對總體高位運行的物價走勢,貨幣政策在保持從緊政策基調不變的前提下,應該適當放松對于企業信貸資金的管制措施,從而避免過度緊縮政策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導致經濟運行出現“硬著陸”的風險。(馬紅漫 財經媒體人、經濟學博士)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