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引發通貨緊縮擔憂
●明年經濟把保增長作為重點
●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穩定外需
●穩定預期增強投資消費信心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2.4%,環比驟降1.6個百分點,已連續7個月回落。與此同時,我國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0%,創31個月的新低。以上數據引發了人們對我國在明年是否會出現通貨緊縮的擔憂。
根據經濟學的定義,通貨緊縮是指價格水平的持續下降。在實踐中,當價格指數連續兩個季度出現同比負增長時就意味著出現了通貨緊縮。從實體經濟來說,通貨緊縮意味著社會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不足,即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公共投資以及凈出口出現了嚴重下滑,致使物價下降。需求不足有可能誘致通貨緊縮螺旋出現,即需求不足—物價下降—產出減少—工資降低—需求進一步下滑—物價進一步下降,一旦經濟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就會出現經濟蕭條。在通貨緊縮螺旋產生的過程中,除了實際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心理預期會起到加速下滑、放大影響的負面作用。
因此,我們必須把防止出現通貨緊縮螺旋作為今后一段時間工作的重心。當前我國因外需急劇下滑而出現的經濟減速,已經對傳統出口企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導致在這些企業中就業的大量農民工失去工作,而為這些出口企業提供原材料、半成品、能源、物流及其他生產性服務的行業也相繼陷入開工率不足乃至歇業、破產的境地。數以十萬計的農民工提前返鄉只是總產出下滑的先兆,外向型經濟的其他關聯產業繼而會出現降薪、裁員,城鎮登記失業率上升。在城鄉居民總收入下降以及對未來就業前景看淡的預期下,人們的消費將更加謹慎,而庫存的快速增加則會迫使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降價促銷,在供需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物價水平勢必一路走低。此時如果外需方面沒有出現大幅改善,內需方面又沒有大力度的擴張性政策跟進,企業的產出有可能進一步萎縮,使居民的就業和收入受到更大的影響。
顯然,以上的分析可能不會在我國成為現實。最近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保增長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的宏觀經濟政策,防止需求過快下降,確保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無論是從4萬億元的刺激經濟大舉措,還是從央行大幅度降息所折射出的信號,我們都可以看出政府反通貨緊縮的決心。我國政府以調整出口退稅政策來穩定外需,以加大公共投資、增值稅轉型、降息等措施來擴大內需,這些政策不僅通過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加企業可支配收益來緩解企業壓力,使企業能以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和更合理的資產結構應對市場變化,而且有助于穩定產出,避免企業大量裁員。4萬億元刺激經濟方案還會創造崗位,帶來新增就業,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只要就業形勢不繼續惡化,國內居民的收入就可以支持消費,緩解內需動力不足的不利影響。從刺激居民消費的角度看,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一項惠及眾生的利好政策,應盡快出臺。未來還需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合理考慮物價變動、家庭負擔等因素,進一步增強我國居民的消費能力。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國政府出臺的這些利好政策特別有助于穩定各個階層的預期,堅定其進行投資或消費的信心,消除悲觀心理所帶來的過度恐慌,從而有效阻斷通貨緊縮螺旋的主觀傳導機制。
在宏觀經濟出現明顯動蕩時期,政府運用經濟政策“救市”并不違背經濟規律。但這種超大范圍、超大力度的政府調控應更好地借助市場力量,恰如其分地“補市”。盡管我們認為明年我國不會出現通貨緊縮螺旋,但年初居民消費價格出現短暫的負增長應亦在預料之中,因為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有一定的慣性,而刺激經濟的政策從出臺到發揮實效也有時滯。然而,從審慎的政策角度出發,通過力度更大、效果更好的宏觀經濟政策來實現保就業、促增長的目標,將成為我國防止經濟出現通貨緊縮螺旋的理智選擇。(作者周清杰 為北京工商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