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石油巨頭連日來在廣州、深圳、福州、成都市場紛紛降價,最高降幅達0.4元每升。連中石油內部人士也驚呼此次兩大石油公司自主降價的行為幅度之大、涉及范圍之廣為多年來罕見。然而仔細分析,此次降價背后仍有蹊蹺,兩大石油公司均是在對方的“勢力范圍”內叫板降價,自己區域內價格仍堅挺未動。
上半年的成品油銷售旺季中,兩大石油公司始終聲稱煉油虧損,成品油降價根本無可能。金融寒潮進入我國后,下半年一些民營加油站先知感受到了市場寒意,率先降價;同時,由于國際油價暴跌,成品油銷售利潤已經達到每噸2000元(每升汽油利潤近1.5元)。在此環境下,兩大石油公司依然價格堅挺,直到本月19日發改委一紙降價令下,石油巨頭才低下了高昂的頭。
如果沒有發改委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單憑市場競爭,兩大石油巨頭幾乎不可能降價。因為自1998年以來,經過收編,目前我國民營加油站在全國成品油銷售體系中比例已不足總量1/3,在一些大城市,民營油站市場空間被壓縮在城鄉接合部及農村地區。在這種微弱的影響力下,即使民營加油站降價力度再大,也難以撼動兩大石油集團的利益。
此前,國資委領導曾多次提到我國石油業并非壟斷,已經形成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團相互競爭的局面。然而在價格方面,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多年來幾乎沒有正面交鋒的情況。在國內成品油銷售不旺的形勢下,國內成品油銷售市場缺乏對等的市場主體、缺乏競爭問題暴露得更淋漓盡致。
可以佐證這一點的是,中石化上海公司有關人士面對來自中石油降價挑戰的態度頗值得玩味。這位負責人士表示,不排除未來中石化上海加油站降價,是否降價要看中石油降價銷售對中石化實際銷售影響究竟有多大。目前整個上海共有900座加油站,其中中石化有500座加油站,再減去一部分民營加油站,中石化相對中石油占有巨大的市場優勢。這也是中石化上海分公司能夠胸有成竹地面對中石油價格戰的原因。如何連中石油這個巨頭都不足以撼動其地位,何談成品油銷售市場的充分競爭?老百姓如何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享受到合理的價格?
與此前移動通信市場類似,燃油市場實際上也陷入了“雙寡頭壟斷”的怪圈。兩個巨頭占據絕對優勢的市場,仍然是壟斷市場;弱小的民營油企不能擺脫壓力成長起來,真正充分競爭的成品油市場就不會形成。 (品昊 北京 媒體從業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