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09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明確表示,將堅持市場化導向,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強化各主體責任,完善價格形成和股票承銷機制。據悉,市場監管部門已開始積極研究對現行新股發行制度作出調整,并有望于近期成行。(1月19日《上海證券報》)
目前實行的新股發行制度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發行定價脫離了發行企業的資金需求,而是市場能出什么價就定什么價。在目前新股仍然受到市場追捧的情況下,發行價普遍過高,導致新股上市以后要么進一步推高股價,使估值水平越來越脫離實際;要么迅速跌破發行價,使跟風炒作的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二是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機構投資者的利益,不可避免地犧牲了散戶投資者的利益。機構投資者可借其資金優勢占有大量新股籌碼,又可利用這種優勢操縱新股定位,對散戶投資者造成利益擠壓。
這種情況源于在新股發行制度的設計上,管理部門弱化了市場監管責任。長期以來,管理部門提倡新股發行“市場化”,這雖然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方向,但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管理措施,導致發行市場實際上處于近乎放任自流的無序狀態。
比如,新股發行的詢價機制從理論上說有利于通過多方博弈和市場之手得出合理的定價,但在整個詢價過程中,一方面完全是由機構投資者說了算,普通股民根本沒有話語權,只能被動地接受由機構定下的價格;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很容易與發行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更多地從交易市場短期內可能出現的價格展開詢價。于是,奇怪的現象應運而生:一方面管理部門經常指責交易市場的股價市盈率過高,甚至動用各種手段進行干預,但另一方面卻又對發行市場上同樣市盈率的新股定價不聞不問,導致許多新股在上市不久即跌破發行價。由此可見,目前新股發行市場上推行的所謂“市場化”,其實是一種并不完全符合市場原則的“偽市場化”。要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就必須從觀念上和制度設計上去除這種“偽市場化”。
“市場化”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商品的供應必須充分,消費者有充分的選擇權;二是必須有嚴格的法律規范,每一個市場主體參與市場,必須“戴著法律的鐐銬跳舞”。中國資本市場經過將近20年的發展,盡管有了很大發展,但在這兩個方面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中國資本市場還是一個發育不完全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盲目推行“市場化”,會導致出現損害市場根本利益的現象發生。事實上,資本市場從來都不可能放棄法規完全實現“市場化“,比如我國交易市場上的漲跌停板制度,就是通過管理制度對市場的一種管制,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股價的大起大落,可以相對起到保護投資者的作用。
遺憾的是,“偽市場化”導致新股發行市場已完全由機構投資者操縱,并且成了影響交易市場平穩運行的利空因素。機構投資者是市場中的一個利益主體,管理部門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要求它們發揮道德精神,而應加強對它們的監管。比如,在新股發行的詢價過程中,必須制定公開透明的價格形成法規,使定出的發行價格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面貌。另外,就目前狀況來說,新股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稀缺資源,因此在新股配售制度上,不妨從國情出發,盡最大可能向散戶投資者傾斜,讓其成為民眾分享經濟建設成果、增加財產性收入的一個有效通道。(作者周俊生,財經評論員)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