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的推出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值得慶賀還是值得憂慮取決于監管者在思路上是否已形成一個明確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要堅定不移地依靠市場的力量而不是監管者的力量來推動創業板未來的成長。
在大洋彼岸奧巴馬政府無奈之下強勢介入花旗銀行、友邦保險、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的資產重組乃至企業運營方案的今天,這一點尤為鮮活和重要。
我認為,創業板最終是否成功只需要看一個指標,那就是它在未來是否能夠孕育出一批對中國乃至世界有正面影響并為股東創造了卓越價值的、堪稱偉大的企業。
而要做到這一點,創業板必須具備三個要素:一流的成長型企業、一流的機構投資人以及良好的流動性。這三個要素互為因果,但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同一個前提:好企業。換句話說,你必須給我一個來創業板——而不是去納斯達克、紐交所、香港主板以及A股主板——上市的理由。
門檻低不是一個好理由。如果最終創業板成了一個上不了主板的企業的集散地,創業板一定會無疾而終。費用低不是一個好理由。相對于市場的優越性,上市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境外上市的路被堵死了不是一個好理由。A股主板事實上暫時關閉更不是一個好理由。如果監管者試圖通過關閉主板而把一些所謂的優質企業趕向創業板,那么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導致創業板成為另一個不太有人氣的主板。
如果我是一家本來完全有機會上主板、真正有潛力成為一家堪稱“偉大”的企業,只有以下三個原因有可能吸引我來創業板:第一,不用等待上主板所需的券商通道;第二,能獲得比主板更加符合市場供需原則的市場化估值;第三,能在創業板上找到一批同樣優秀的企業與我比肩而居。
說得再直白一點,創業板要想成功,一方面要打破通道制,逐步從審批制向報備制過渡,另一方面要打破既有的價格指導,允許券商按市場需求為企業定價。總而言之,必須用市場力量代替監管部門的力量,把“誰能上”和“用什么價上”這兩件事交給市場,同時把監管重點轉移到強化信息披露和查處證券犯罪上。 (王冉 新浪博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