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09月08日 18: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國務院日前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后,引發深港科技界熱烈反響。9月7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下簡稱“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舉行2023年新引進項目集中簽約暨新落成項目集中入駐活動,40個項目批量簽約入駐,這是河套合作區自2017年規劃建設以來規模最大的項目簽約入駐活動。
【解說】據了解,此次集中簽約、集中入駐的40個項目,覆蓋了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工業應用、能源科技等9個領域,既有創新型企業,又有科研院所機構,還有高校、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等,它們的入駐將推動河套合作區的科技創新能級不斷躍升。
【同期】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離通信聯盟OpenLab主任 周小兵
河套(合作區)在目前政策上的話非常利好,因為我們是一個國際性的標準組織,在國際會員的支撐這一塊,河套(合作區)在政策上可能是目前國內最好的一個地方。我也相信星閃在河套(合作區)這一塊能夠快速地發展起來。
【解說】活動現場還集中發布了量子科技、生物醫藥、集成電路領域等75項在河套合作區誕生的科技創新成果。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助理王宏露告訴記者,依托香港高水平大學、國際一流人才隊伍資源,聯動深圳空間充足、成果轉化能力強的條件,能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開發和升級。
【同期】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助理 王宏露
香港的高校在國際上排名是很厲害的,它們的一些研究思路以及一些科技水平跟內地的高校方向不太一樣,因為它們的規模不會太大,它們會走非常尖精的那種方向,這樣的話他們的尖精技術如果一直停留在研究階段的話就很可惜。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現在對這種高新技術的支持,產業開發都是有了極大的政策支持。
【解說】據介紹,接下來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將加強與香港園區規劃銜接,利用好“一河兩岸、一區兩園、一國兩制”的獨特區位優勢,加快推動創新要素便捷流動,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同期】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郭子平
我們將加強與香港的協同聯動,積極爭取國家的支持,強化政策創新的力度,加快推動促進人員、物資、資金、數據等要素的跨境流動,落地稅收、科研管理體制銜接等創新政策,積極營造更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同期】深圳市福田區委書記 黃偉
如果說過去改革開放之初,通過香港的“超級聯系人”的作用,助力了祖國內地的制造業的開放。那么我想這一次隨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的落地,將會在高科技的新一輪開放當中,讓香港和深圳更好地發揮“窗口”“樞紐”和“撬動效應”。
(記者 何俊杰 深圳報道)
責任編輯:【劉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