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第一例行業并購將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出現。證監會昨日批復同意中信證券持有華夏基金100%的股權,同時在批復中要求中信證券盡快做好華夏基金合并吸收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的相關工作。
“一參一控”風險化解
中信證券收購華夏基金的全部股權至昨日才告全部完成。此前中信證券已經持有華夏基金多數股權。
證監會昨日批復中信受讓中國科技證券所持的華夏基金3.55%股權,以及西南證券所持華夏基金35.725%股權,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后,中信證券將持有華夏基金100%的股權。而在此之前,中信證券已經全資控股中信基金。
在全資控股兩家基金公司之后,中信證券旗下基金資產的整合問題也凸現出來。目前中信證券及母公司中信集團旗下控股中信、華夏基金,中信信托參股信誠基金,即控股兩家、參股一家,已不符合證監會“一參一控”的要求。
而從昨日證監會的批復來看,這個難題已被化解。證監會要求中信證券“盡快做好吸收合并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的相關工作,保證華夏基金的穩定運營,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與基金持有人關系不大
從1997年首家基金管理公司建立以來,華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是業內首例行業內整合。
由于此前并無先例,對于投資者較為關心的基金份額會有什么變化的問題,相關基金公司人士認為,由于目前尚未有吸收合并具體方案,故目前尚不可能有明確的處置。
該人士稱,投資者無需擔心手中的基金,“吸收合并”后惟一的變化來自“更換基金管理人”。而《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變更基金管理人須召開持有人大會并獲得三分之二以上持有人的同意。
行業格局變動有限
中信證券擬收購華夏基金早在2006年初就已披露,當時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整合對行業格局影響較大。
但在經過一年半的牛市上漲之后,基金行業的格局變動已經使得這一整合對市場份額的影響大減。2006年第一季度末,華夏基金的管理資產規模排在業內第三,如華夏、中信兩基金合并,管理資產規模處于行業第二位,市場份額為10.74%。
如果根據2007年半年報的數據,華夏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在6月30日已居57家基金公司之首,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其管理資產規模為1316億。但同期管理資產規模上千億的基金公司達到5家之多。而中信基金同期管理資產規模尚不足200億元。兩公司合并的市場份額尚不足8%。
業內人士認為,受中信證券并購華夏的影響,從2006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就沒有再批復過中信基金新產品,這一點限制了中信基金自身的發展。(記者吳敏)
名詞解釋
“一參一控”:《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一家機構或者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