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市場報報道,即將于12月22日舉行的民用天然氣價格調整聽證會上,除了要商討0.15元的上調價格,還要討論價格調整聯動機制。對于漲價,居民一片反對之聲。專家則稱,價格調整聯動機制更可怕。
家住北京通州某小區的季先生明確表示反對漲價。他一家全靠他開黑車賺來的1000來元生活,除去孩子上學、家庭開支,所剩無幾。家里每月用氣15立方米左右,而近年來,水電、有線電視都漲價,公交月票也要取消,生活壓力很大;如果氣價再漲,他這樣的低收入家庭生活壓力就會更大。
對于這次漲價,在某媒體工作的周先生認為理由不充分。他質疑,北京的天然氣價格偏低,其成本核算是否經過嚴格的審批并進行公示?而即使上游漲價,民用天然氣作為生活必需品,帶有福利性質,漲價成本不能完全由百姓承擔。
周先生還表示,漲價還會加重困難群體負擔。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2003年北京市占人口10%的最低收入家庭,平均每個月只有500元左右,增長幅度為7.6%,遠低于社會平均增長幅度11.4%。2004年1至3季度,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699元,增長12.6%,但細分后可發現,有近60%的人在平均水平之下,而10%最低收入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604元,僅增長1.9%。無疑,天然氣價再漲,對低收入家庭肯定會加重生活負擔。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的肖重斌則表示,價格調整聯動機制更可怕。
所謂價格調整聯動機制,說白了就是隨行就市。如果上游價格調整了,居民家用的天然氣價格就隨之變動,調整的額度按聯動公式計算。這3年調整一次的聯動機制一旦正式實施,也就意味著3年里民用天然氣的價格調整可以不再聽證。
肖重斌認為,價格聽證就是為了保障在價格波動時弱勢群體的利益,如果把聽證會的形式改為一次性的價格聯動,肯定不合適。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琪延認為,民用天然氣就即使漲到50元一噸,居民也還是要用。由于城市公用事業本身具有的公共性、公益性,決定了政府對公用事業負有不可推卸的公共責任。因此,政府對公用事業進行改革時,既要考慮公用事業產品和服務的價值體現,又要考慮公眾的基本需求及收入分配的政策要求。一味上漲肯定不是辦法。
據介紹,按照目前城市化速度,中國每年有1500萬至2000萬農民轉移到城市,每年需要建設200億平方米住宅及電、水、氣以及污水處理設施,這個過程要持續20年到30年。專家表示,國家投資和財政補貼、政府壟斷管理營運,這條道路已經難以為繼,改革迫在眉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說,民用天然氣等公用行業要走出“投資靠政府、運行靠補貼、虧損靠漲價”的怪圈,必須深化改革,提高效率,而不能指望提價扭虧。
據他介紹,在轉軌時期,公用行業大量國有企業采取政企合一壟斷方式經營,造成許多管理問題。管理缺陷導致成本不合理上漲,這給定價、準確把握公司成本信息帶來相當難度。
肖重斌認為,只有引入競爭,才能使經營者面臨優勝劣汰壓力,從而不斷提高效率,使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機會。比如將公用行業所有權或經營權轉移到民間,這已經是大勢所趨。國家應該盡快制定法律,遏制部門利益,尤其是遏制壟斷部門的利益。(李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