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期的“創富”版中,我們分別回顧了2006年合肥市各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總體情況,在本期中,我們就外幣理財和人民幣理財的優缺點做一個分析。在理財產品中,按照幣種分類,主要有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匯理財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由銀行承諾保底,本金相對安全;外匯理財產品,也是將本金和利息分開運作,銀行承諾客戶本金保證,利息由銀行拿到境外投資獲益。
那么,兩相比較,到底是哪種幣種的理財產品投資風險大?哪種幣種的理財產品投資獲益高,賺錢快?市民該如何選擇?
人民幣理財:收益高風險低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目前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另一種是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于傳統型產品。
基金的發展興旺與股市行情息息相關。所不同的是基金持有者不必直接入市,而是交由專業基金機構和專業人士打理操作,從而化解了普通投資者因缺少專業知識,以及信息不對稱等造成的短板,相對而言,風險較小,當然回報率相比股市也相對減少,股市雖然利潤高,但風險大,比較難以把握,所以大多數投資者還是選擇基金投資,這樣比較穩妥,從而自己也少操些心。
國債最大的好處是幾乎沒有什么風險,但收益率相比于前兩種產品卻小得多。債券比較適合上了年紀的保守型客戶購買。不過風險低,收益也低。2006年上半年國債的收益率一般在3%左右,下半年在9月2日發行的第四期憑證式國債,正值人民幣升值和加息,收益率在5%~8%,創票面價值增值歷史新高。
外匯理財:本金安全收益固定
外匯理財市場品種繁多,但由于目前國內對外匯理財還沒有完全放開,目前僅限于一對一的單邊操作,即可以持有買多,不能賣空,且缺少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因而只能選擇風險和盈利收益都較低的穩健型品種進行嘗試。銀行理財師普遍認為,該類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本金安全,收益固定,運作風險由銀行承擔。
目前銀行推出的外幣理財主要有外匯寶(炒匯)、外匯結構性理財和代客境外理財等三種。外匯寶的盈利方式簡單,投資者通過買進賣出貨幣,賺取差價即可獲利。
而外匯結構性理財產品,是將本金和利息分開運作,銀行承諾客戶本金保證,利息由銀行拿到境外投資,一切風險由銀行承擔。而代客境外理財則可以吸收人民幣和外幣兩種,由銀行與國外機構合作,對境外基金、債券進行投資獲利。
筆者在調查中就有人認為,炒外匯與炒國內股票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外匯就好比黃金,無論怎樣漲跌,最后結果還是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股票一旦跌到谷底漲不上來,有可能就會成為一堆廢紙,一文不值。同時,為防止外匯無限制下跌導致損失慘重,銀行會自動設置一個止損紅線限制,將投資客戶的絕對風險控制在止損紅線之內,因此比較安全。
(文章來源:江淮晨報,作者:上官建慶 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