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浦東的趙先生,是“火炬行動”的第一位講述者。自2004年9月認購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以來,2年零3個月的基金持有期間,趙先生一直貫徹基金長期投資的原則,截至2006年底,他的投資回報從最初的3.5萬元升值為9.61萬元,增長率達177.81%。
買基金,因為工作太忙
趙先生家是典型的三口之家,擁有普通而又滿足的工作與生活。一直以來,他都在浦東某食品公司從事管理工作,非常忙碌,加班也是常有的事。
“太忙了,所以沒那么多時間關注股票”,趙先生搖了搖頭。“其實,以前也投資股市的。但后來發現,炒股需要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相比較而言,買基金就輕松多了。”
“我搞投資,主要是因為自己喜歡,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樂趣。”趙先生說。“就像有人喜歡玩,或者有人喜歡打牌或搓麻將一樣。”平時,他會留意除銀行存款外,有沒有其他收益率更高一些的理財產品。
“2004年的股市,波動非常大。在市場大跌的情況下,我發現,與股票相比,基金虧損得不是很多,大多數開放式基金的凈值在0.9元以上,風險比較小,因此就選擇了買基金。”趙先生說。“買股票需要消息來源,對于我這樣平常工作很忙的人來說,在1000多只股票中選到牛股很難。而基金公司有一個團隊專門去了解,明顯有優勢。”趙先生這么談自己對基金投資的認識。
閑錢投資,兩年“捂”出高收益
“我的理財規劃很簡單,一半存銀行,一半買基金,用來投資的錢都是閑錢,不急著用”。
對于趙先生這樣典型的工薪家庭來說,用來投資的錢都是平時的點滴積蓄積累起來的,所以他表示資產的安全性是優先要考慮的。“我的投資,很大成分上也是為了女兒的未來做準備。盡我的努力,為她未來的教育做好至少20萬元的準備。”
因此,在2004年9月趙先生認購了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當時大盤在1300多點。趙先生希望該基金每年能給他帶來20%的收益率,他就很滿意了,因為這個數字已是銀行存款利息的10倍多。
在認購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后的頭8個月時間里,該基金凈值一直在1元附近波動,不但沒有立即給趙先生帶來收益,而且一度出現近8%的浮動虧損。但趙先生認為很正常,因為這期間,股市跌破千點,8個月股市大盤跌幅達到約30%時,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的凈值跌幅還不到8%,比股指跌幅低得多,虧損并不是很多。
因此,在基金發生虧損時,趙先生沒有感到緊張。他說,他買基金的錢只占積蓄的一半,都是閑錢,不等著急用,所以即使在虧損時,心態也很好。“如果擔心,就把所有的錢都存銀行,不會買基金了。”趙先生說。
在2005年6月2日之后,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迅速回升,并很快回到1元面值以上。一些投資者在成功解套并賺取了一些收益后,就進行了贖回操作,把收益落袋為安,但趙先生沒有這樣做。
他表示,投資在基金上的錢本來就是閑錢,只有發現自己所選擇的基金不好才要贖回。對于上投摩根中國優勢這種表現很好的基金,就沒有必要贖回,因為贖回后還要再去選擇其他基金,還不如持有不動更合適。至于低買高賣方面的技術操作,他認為80%不準確,如果準確率高的話,就人人都會發財了。因此,他投資基金的方法就是簡單地長期持有,結果取得了遠遠超過自己當初期望的收益率。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