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日電 香港《大公報》4月3日發(fā)表文章說,誠如歐盟委員會承認的一樣,歐盟既然已經看到了經濟下行的趨勢,要做的就不是單單從經濟層面作考慮,而需要深入一層,掰開主要對手美國為什么會讓美元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不斷下滑,而美國政府明顯止血不力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更需要看到除了經濟因素之外,美國還有什么企圖打擊歐盟的目的,才能更有效地為歐盟經濟把脈,而不是沉醉在歐元強勢的滿足心理之中。
文章摘錄如下:
美元一年來處于滑坡,固然有美國國內經濟疲弱的因素,外界也幾乎認定這是癥結所在。但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一,美國真心愿意讓美元喪失領導全球的地位?二,美國會否借美元弱勢炒作其它政治問題?其實,只要從國際油價雖處波浪式起落卻大體以上揚為主調來看,美元長時間弱勢就不能只視作是美國經濟疲弱單方面因素影響,當中不無其它因素。
歐盟的目標明顯以美國作為假設敵,因為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從經濟或是政治上與美國角力,因此,歐洲國家擰成一股力量以達到一個制高點,并以此與美國抗衡,這便是歐盟不宜宣之于口的因由。然而,歐盟在擴大版圖上顯然存在分歧,一方意見是不斷壯大版圖形成更大版塊有地理上的優(yōu)勢,一方意見是東歐國家剛從前蘇聯的桎梏中解脫出來,讓東歐國家沒有節(jié)制地加入歐盟,只會全面拖累歐盟經濟,主張不宜急進甚至不接納。歐盟的實際操作權控制在幾個西歐國家手中,他們擔心太多東歐國家加入令挑戰(zhàn)加劇,說明東西歐思維還未達致融洽。
最近這兩種力量的角力似乎呈表面化,歐盟委員會最新報告指出,歐元區(qū)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不斷增加。這種預警式的報告,代表的完全是西歐國家的觀點,經濟下行在目前階段對于那些東歐國家而言既不凸現,也并不深感擔憂,剛從一種經濟模式走出來,加上正享受歐元高漲聲勢的好處,令這些東歐國家不會那么快產生經濟危機感,尤其是貨幣上的危機感。最喜歡在經濟上患敏感癥的恰恰就是西歐國家,或許他們經歷過的經濟大蕭條慘劇令敏感度高了一些。
不過,歐盟過于高調把自己推到與美國對壘的地位,的確令其受到沖擊和承擔極大壓力。自從產油國不斷放出風聲,希望把國際結算貨幣的美元逐步轉變?yōu)闅W元以來,實際情況是還沒有人敢于冒這樣的風險。雖然一些國家在外匯儲備上已部分改為歐元,但炒作及短線投資的意識始終占上風,這正好說明了歐元不但難與美元正面互撼,也可能在美國處理好國內經濟問題,尤其是大選年過后美元會重上高位,令歐元被視為只可炒作而不可作為結算貨幣。
美國次按危機固然有很多黑暗面,經過這么一段時間的不斷揭露和尋底之后,也沒有人敢斷言已經見底,但已有經濟學者放出了風聲,指即使次按危機未見底,相信距離見底也不會很遠。隨著貝爾登事件曝光,仍暗藏著危機的更懂得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浮出水面的則已經解決或面臨解決。美國采取不斷讓美元下調的手法,被認為是擺脫這種困境的依據。而從歐盟委員會發(fā)表的指歐元區(qū)面臨經濟下行風險增加的報告,明顯可以看到西歐國家為主體一方的意見成為主流意識,說明對美國經濟理解向來深刻的西歐國家,已經看到了美國有意令美元不斷滑坡的目的,同時看到了歐盟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的事實。
歐盟委員會顯然對于報告對整個歐盟區(qū)可能造成的沖擊有所準備,因此,報告并沒有對可能出現的下調程度和空間作出預測,目的有兩方面:一,堅持西歐國家的主宰意識;二,警告東歐國家不能老是沉醉在加入歐盟的蜜月情緒之中,必須時時有經濟危機感。
全世界都知道貨幣必須代表本國經濟的某一定位,過高的幣值只會令競爭力降低。日本最懂得這樣的道理,當日圓兌美元超過某一警戒線的時候就一定要介入和調整。回顧近年歐元不斷高升,日圓卻一直徘徊于某一起落幅度,便可以窺見日本以穩(wěn)定日圓與美元幣值作為最大的支撐點。歐元高企沖擊的不單是歐元區(qū)產品的競爭力,影響所及已經深入到各個層面,旅游業(yè)、民生、貨運乃至金融,無一不受沖擊而呈發(fā)展滯慢。當歐盟區(qū)產品不能與其它地區(qū)產品競爭的時候,受薪階層的生活水平便會直線下降,歐盟區(qū)中的東歐國家正沾沾自喜于手持歐元的好處時,西歐國家已經清醒地意識到美元對它造成的壓力和傷害,這正是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華金·阿爾穆尼亞對歐元區(qū)經濟發(fā)出惡化預警的原因。(陳公宇)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