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0日電 香港《大公報》發表題為《歐元區經濟形勢不樂觀》的評論文章說,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今年5月份的年通貨膨脹率升至3.6%,高于市場預期0.1個百分點。這也是自今年3月以來歐元區通脹率再一次達到歷史紀錄高點。市場普遍預計,面對通脹上揚和經濟減速的“兩面夾擊”,歐元區經濟增長拐點或已顯現。
文章摘錄如下:
受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推動,歐元區通脹率最近一段時期接連走高。今年3月份,歐元區通脹率達到3.6%,這是自歐洲中央銀行12年前開始對擬采用歐元的國家進行通脹率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盡管歐元區通脹率在4月份回落至3.3%,但5月份的初步數據表明,現在斷言通脹壓力緩解還為時過早。經濟學家們此前預計,歐元區5月份通脹率會上升至3.5%。歐盟委員會在4月下旬發表的春季經濟預測報告中也曾估計,歐元區通脹率應在今年第二季度逐步回落。但截至5月份,歐元區通脹率已連續9個月突破歐洲央行為維持物價穩定所設定的2%的警戒線。
歐元區通脹率再度走高與近期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升有較大關系。高油價導致法國和英國等多個歐盟成員國的有關團體紛紛舉行抗議示威,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歐洲央行管委會等5月31日對外界表示,目前持續攀高的國際油價已經制約了貨幣政策,貸款成本也因此被大幅提高。即使國際油價未來停止繼續飆升,但歐元區通脹率在減速之前,仍會在目前水平停留數月之久。
與此同時,歐元區經濟的不平衡性也日益顯現。歐盟5月份歐元區經濟人氣指標保持不變,仍為97.1,這表明該地區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將從第一季度的2.2%減緩至1.5%。但歐洲南部的經濟人氣5月份繼續惡化,而歐洲北部的經濟前景更為穩定,兩地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差距進一步擴大。
肆虐全球的美國次貸風波迄今為止并沒有結束的跡象。雖然華爾街金融機構遭受了巨大損失,但是歐元區及英國的金融機構亦遭遇次貸狂潮的猛烈沖擊,致使歐元區正經歷著歷史上最嚴重的信貸緊縮。信貸緊縮背后是商業銀行間相互提供短期信貸支持的意愿大幅削弱,而銀行融資成本的提高也在所難免。
其一,歐元區主要商業銀行不同程度地介入了次級債產品投資,而次貸風波對次級債產品的價值造成了致命打擊,由于投資損失較為嚴重,商業銀行被迫大幅減記次級債資產,并提高減值準備。
其二,近年來歐元區商業銀行較多地利用結構性投資工具進行高風險投資。結構性投資工具中的資產平時是表外資產,不需要合并和披露,但其遭受嚴重損失時,它旗下的資產仍需并入表內進行核算。在次貸風波中遭遇“滑鐵盧”的結構性投資工具不得不重新并入資產負債表,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無異于雪上加霜。因此,商業銀行亟須提高流動性資產的比重,致使其不僅不愿意向同行提高信貸,甚至不愿意向消費者和企業提供新貸款。
其三,市場風險的擴散提高了歐元區銀行業對信貸的厭惡程度。在次貸風波的沖擊下,2007年全球信貸機構產生的損失超過了2000億美元,而2008年一季度國際銀行業的損失還在進一步擴大,還有可能進一步擴散到其它領域。
20世紀90年代至今,歐元區發達國家跟隨美國興起了透支消費浪潮,這使得歐元區消費增長趨于強勁,表現為絕對數字不斷上升。如今,由于出口和投資對GDP貢獻逐步增大,消費對GDP貢獻率已逐步縮小。
一是歐元區消費者信心低迷不振。從目前來看,次貸風波并沒有對歐元區經濟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但是其對美國經濟、就業、消費以及投資增長造成顯而易見的沖擊,美國及全球經濟陷入低迷的境況,自然會在短期內沉重打擊歐元區消費者信心。
二是歐元區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有所下降。受次貸風波沖擊的歐元區銀行業遭遇嚴重損失,諸多非金融企業亦步履維艱,致使工資水平停滯不前。加之歐元區的通脹水平屢創新高,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水平難以擺脫縮水的尷尬境地,未來消費增長將可能進一步放緩。
三是次貸風波所產生的信貸緊縮進一步抑制消費增長。歐元區的信貸緊縮不僅壓縮了消費者所獲取的信貸額度,而且迫使消費者紛紛推遲大額消費計劃,進一步打擊消費增長。
如果歐元區投資增速大幅放緩拖累經濟增長,通脹壓力居高不下,次貸風波肆虐依然不見好轉,消費增速則持續大幅下滑,并將形成“投資放緩—經濟惡化—消費停滯—經濟下滑—投資進一步放緩”的惡性循環。 (寒江雪)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