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天開幕的第6屆中國(廣州)乳品工業展上獲悉,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今年以來國際奶粉價格全面上漲,今年首季以來進口奶粉均價漲了2成,其中進口脫脂奶粉的價格達到5.3萬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50%,乳清粉的價格甚至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倍。
對此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表示,這將導致今年國內的奶粉進口量有所下降,對國內奶牛業是一個利好消息,國內眾多乳品加工企業將會更多選擇本地生產的生鮮牛奶,收奶價格也可能有小幅上漲。
進口奶粉量價齊升
據王丁棉介紹,過去進口奶粉價格與國內奶粉價格基本持平,但由于前者品質好,一直受到國內牛奶加工企業的追捧,進口量節節上升,而僅去年我國就從國外進口乳清粉達30萬噸,奶粉13.5萬噸,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今年以來,由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遭遇干旱奶粉產量下降,加上飼料、糖等原料價格上漲影響,國內進口奶粉價格持續上漲。
記者了解到,盡管去年國內奶制品行業成本迅速增加,眾多中小企業難以消化,但由于國內奶制品市場上兩大巨頭伊利、蒙牛始終按兵不動,導致國內零售市場上奶制品價格并沒有“水漲船高”跟著上漲。個別企業因不甘利潤劇降貿然提價,結果在產量增加的情況下,去年利潤仍下降了20%。
零售漲價可能性小
為此,目前國內奶企已經開始進一步爭搶本地奶源。以廣東為例,維氏在黃埔新建了一家酸奶廠并有望于下月開工生產,深圳晨光早已使用從福建運來的牛奶進行生產,而廣州地方品牌燕塘也首次西進湛江設廠,并將于下月初開工生產,利用臨近廣西的奶源地擴大生產,搶占廣西市場。
針對此次成本上漲高峰,業內人士認為,每年4月到10月之間是國內奶粉使用的高峰期,成本上漲對終端零售市場的影響估計下月將顯現出來。但由于大企業希望借此打壓甚至擠垮中小企業,因此不會大幅度提價。特別是廣東地區的市場價格已經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零售市場漲價的可能性不大。
奶業走向資本競爭
王丁棉表示,今年整個奶制品行業的生產成本將繼續上升,行業整體利潤將繼續下降0.5個百分點,但市場兩極分化的格局將更加明顯,伊利、蒙牛兩大企業形成的第一陣營與光明、完達山、燕塘等第二、第三陣營的距離將越來越遠,蒙牛也可能超越伊利首次成為中國奶業老大。
其次,中國奶業市場競爭越來越走向資本競爭格局,伊利、蒙牛、三元、光明、新希望、太子奶等已分別通過上市或其他渠道融資,而三鹿、完達山、皇氏、佳寶等多家企業正在申請或著手準備通過上市進行融資。王丁棉認為,再過五六年,國內奶業市場將呈現資本決定市場格局,并且這種變化將直接影響到與奶制品緊密相關的包裝材料市場。(記者 李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