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記者從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了解到,從明天起,以華龍、白象等為首的中低價方便面將整體漲價,平均漲幅20%,最高達40%。據悉,這是繼今年6月高檔方便面提價后,該協會促成的第二次價格上調。方便面通過協會單方面醞釀提價是否合理,20%—40%的漲幅根據何在?
協會:原料漲價提價合理
“這次提價主要針對中低價方便面。”據世界方便面協會中國分會事務局局長孟素荷介紹,中低價方便面主要指價格不超過1元的方便面,0.5元到0.6元的產品將提到0.7元到0.8元;1元產品則提到1.2元。也就是說,漲幅在20%—40%之間。
對于此次提價,孟素荷稱“是合理的”,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已使方便面漲價成必然。“20%—40%的漲幅并無不妥。”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占據方便面成本18%的棕櫚油,從去年均價4000元/噸,猛增到現在8200元/噸;占方便面成本三成的面粉價格也由去年均價2.04元/公斤,漲到現在2.16元/公斤,由此方便面成本增高1.72%。此外,辣椒、馬鈴薯淀粉等主要原材料也在漲價。“相較于2006年,現在的原材料上漲了20%左右。”孟素荷稱,如果再不漲價,企業已毫無利潤可言。
據了解,部分高價方便面已于上個月以“瘦身”的形式完成漲價,而此次價格調整,將由各企業做主,根據自身情況采取不同的提價策略。記者從該協會獲悉,市場覆蓋率達95%以上的康師傅、統一、今麥郎、日清、農心等10多家知名企業都將參與此次調價。
專家:提價不能“一言堂”
“由于方便面屬于基本消費品,提價一定要慎重,不能由一方說了算。”對于方便面通過協會單方面醞釀提價一事,復旦大學社會學系胡守鈞教授表示,提價必須充分考慮到社會影響。
對于廠家單方面提價的行為,胡守鈞教授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方便面是普通消費者(中低收入者)出差、旅游的必備品,提價不能單方面地由幾家企業說了算,而應該由廠商、消費者及相關的政府管理機構共同磋商完成。”在他看來,消費者協會、物價局、生產廠商應當構成討論三方,舉行聽證會,以確保提價公正、合理。
“共同參與討論完成定價,一方面使生產者達到提價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提價范圍。”胡教授分析說,定價要把握好尺度。“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僅具有單純的買賣關系,更具有共生關系。并不是只有定價過低才會造成企業虧損,太高了,不能為消費者接受,就可能引起老百姓抵制消費。”胡守鈞教授表示,如何依照經濟規律,合理定價,營造有利于生產者、消費者雙方的良好的共生關系,是值得探討的問題。(謝飛君 任佳怡)
本市部分超市已接到調價通知
記者昨天在采訪中了解到,有10多家國內方便面生產廠家將從明天起統一上調旗下中低價產品的價格,以扭轉原材料上漲引起的方便面行業虧損經營的狀況。據悉,此次漲價的漲幅在20%-40%,滬上部分超市已接到相關調價通知。
據業內人士介紹,方便面行業屬于微利行業,而1元以下的基本上是“零利潤”。
記者隨后采訪了滬上的幾家超市,有的超市稱已接到相關供應商的漲價通知,并將于近期調價,但調價幅度還未定;有的超市則表示只是聽說方便面要漲價,但未接到正式通知。據生產商介紹,這次調價平均幅度為20%,其中小部分是單純調價,大部分產品將通過品質升級來調價。(王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