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套經過消毒餐具公司消毒后被塑封在一起的杯碗勺碟,被送往大小餐館。那么,本市有多少家消毒餐具公司?沒人說得清。業內的說法是“正規的三十多家,算上小作坊恐怕得上千家”;而來自衛生部門的信息是,因為目前開辦消毒餐具公司不需辦理衛生許可證,因此對這一數字也無法掌握。針對消毒餐具市場需求漸多卻沒有詳細的行業規范,市食品安全辦負責人今天向本報記者獨家透露,食品辦正計劃擬定北京消毒餐具市場的管理辦法,以規范這一市場。
消毒餐具竟不需衛生許可
記者從工商、衛生等部門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消毒餐具公司注冊時只需到工商部門辦理工商執照就可成立,沒有衛生許可要求。也就是說,消毒餐具公司在不用事先取得衛生許可的情況下就能拿到營業執照。
在2004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第三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中,取消了衛生部門對消毒服務機構衛生許可。衛生監督所有關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上述規定,衛生部門已不再對餐具集中消毒單位等消毒服務機構頒發衛生許可證。據透露,為了解決當前監管上存在的難題,衛生部門正考慮對餐具消毒企業的設立設置行政許可,從而加大監管的力度。
另據了解,目前國家還未對餐具消毒行業制定詳細的行業規范,北京市也沒有明確的消毒餐具行業協會,衛生部門主要依據《消毒管理辦法》等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對消毒餐具進行衛生檢驗,以確保消費者的飲食健康。
餐具消毒存在“黑”作坊
昨天,記者在懷柔區于家園工業區內的一家餐具消毒服務公司車間看到,工人們穿著藍褂子,戴著帽子、口罩和手套,碗筷、碟、茶水杯、湯勺、酒杯等用具要經過初洗、精洗、烘干、滅菌、高溫消毒、無菌包裝密封等多道程序才能過關出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像這樣正規的餐具消毒公司,北京也就幾十家,還有一些不具備生產經營條件的小作坊,以價格低廉為誘餌“搶生意”。
朝陽工商分局崔各莊工商所前不久查處過一個加工批發筷子的黑窩點。工人將未經嚴格消毒的裸裝毛坯筷子,直接套入筷子袋銷售。因為批發價每雙只需4分錢,生意好的時候每天可售出10萬余雙,每天盈利1000元左右。另據業內人士披露,還有一些小餐館將消毒碗重復使用,消費者掏了消毒費,使用的卻是“臟碗”。
餐館收費餐具月盈數千元
為什么一些餐館熱衷購買消毒餐具?因為可以節省開支。目前消毒餐具的配送模式是消毒公司提供餐具,每日將使用過的餐具回收消毒并包裝好,然后配送給飯店,每套餐具一般由碗、碟、水杯、酒杯、湯勺、筷子組成。記者從多家消毒公司調查得知,每套餐具的銷售(實際上是出租)費用是0.9元左右。
一家酒樓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使用消毒餐具之前,飯店一般需要雇用數名洗碗工,每天要消耗數量可觀的清潔液以及水、電。而使用消毒餐具后,采購價以0.9元計,向消費者收費是1.5元或2元,每天使用400套的話,飯店一天至少可盈利240元,一月盈利可達7000多元,并可以節省購買餐具、洗碗工的工資及水電成本。如此一算,飯店當然愿意使用收費餐具。(記者 楊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