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報告顯示,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2006年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長了52.7%,扣除價格因素,年均遞增9.2%。農村居民收入平穩較快增長。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加1111元,增長44.9%,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年均實際增長6.2%。
報告指出,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中共十六大以來,隨著消費品市場的日益繁榮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居民消費選擇性增加,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一)高品質食品消費增加,膳食營養改善。中共十六大以來,居民食品消費的基本特征是:消費水平提高,在家飲食支出比重下降,在外飲食支出比重提高;消費質量改善,肉、蛋、奶、水產品等消費量增多,膳食結構向營養、科學型發展。
從城鎮居民的食品消費結構來看,糧食人均消費量由2002年的78.4千克降至2006年的75.9千克,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8.4%下降到7.9%。在外用餐支出大幅增長。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691元,比2002年增長了67.3%,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18.2%上升到22.2%。
2006年,農村居民食品消費支出水平達到1217元,比2002年增長了43.5%。與2002年比較,農村居民的糧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費量有所下降,但肉、蛋、奶、水產品等具有較高質量的消費數量增加。從膳食結構看,農村居民的膳食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食品消費的水平和質量有了較全面的改善。
(二)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成倍增長。2003—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擁有的現代化耐用消費品不斷增多,家用汽車、空調、電腦、移動電話等每百戶擁有量不斷增加。
(三)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2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了3平方米,增長了15.8%。購房建房支出972元,比2002年增長了81.3%。自有住房擁有率2006年為87%,比2002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
與2002年比較,2006年農村居民居住質量的綜合指數達到39.5%,提高11個百分點。人均居住面積30.7平方米,增長15.5%。從農村居民居住條件來看,一是住房衛生條件改善。二是使用清潔能源的農戶增加。三是飲用水更加衛生。四是住房外部環境改善。
(四)購買成衣增加,衣著成衣化趨勢明顯。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902元,比2002年增長了52.6%。2006年農村居民衣著消費168元,其中用于購買成衣的支出人均113元,比2002年增長85.0%,占衣著消費支出的67.1%,比2002年提高了8.8個百分點。購買成衣人均2.3件,比2002年增長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