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中國銀監會網站消息,經過2006年一年試運行,近日,由中國銀監會組織開發的全國銀行業非現場監管系統開始正式運行,第一次獨立地對全部銀行業機構的數據進行采集、審核、加工和披露,實現了對銀行業機構并表統計和對全國銀行業審慎數據的匯總分析,使監管人員和統計分析人員首次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采用多種方法分析全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情況,標志著中國銀行業監管方式實現歷史性變革。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非現場監管信息系統是銀行業監管工作的一項基礎設施,對提高非現場監管水平、提高監管有效性、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有著重要意義!躲y監法》明確提出要“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巴塞爾《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也把監管信息系統的建設作為有效監管的一項重要要求。因此,中國銀監會早在成立之初就啟動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信息系統建設工程,經過3年的艱辛努力,非現場監管信息系統終于建成運行,取得初步成效。
非現場監管系統通過各銀行金融機構填報的23張基礎報表,自動生成227張各類報表供監管人員進行分析。根據這些報表數據,監管人員可以快捷、準確地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本充足、信用風險、盈利性、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情況進行評判和分析,提高了日常監管工作特別是現場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提高了并表監管能力。
非現場監管信息系統的建成運行是銀行業監管方式一次革命,使得中國在銀行業監管手段上與國際標準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大大縮小。通過實施非現場監管信息系統,中國銀監會自上而下對部門設置、職能、人員進行了優化,重新梳理了監管流程,大大強化了非現場監管的功能,也對廣大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和信息技術水平產生了強大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