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首批四家外資法人銀行終于如愿得飲人民幣零售業務“頭啖湯”。
人民幣零售業務開展首日,匯豐、渣打、花旗、東亞四家外資銀行服務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地追捧。盡管未透露具體開戶數字,但花旗、匯豐、渣打相關人士均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首日開戶人數之多出乎意料。
昨日,四家外資銀行相關理財賬戶服務信息盡數公布,從各行所定義的大眾型客戶看,東亞銀行是四家銀行中門檻最低的,若客戶存款超過人民幣5000元,該行就提供免費銀行服務。花旗、匯豐和渣打的門檻相對較高,分別會對存款余額低于8萬至10萬元的客戶收取每月50至150元的管理費。
渣打(中國)運營總裁馮載麟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存款門檻制定,渣打前期做了大量市場調查,并綜合了多方面因素,如相關理財品牌在全球市場的門檻、中國本地市場的需求、網點的數量是否能足夠保證服務質量等。
花旗(中國)副董事長李亞文則坦陳,花旗有自己專注的客戶,“在網點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以保證我們對客戶的服務質量。”
據悉,花旗睿智理財客戶最低每日綜合賬戶余額為人民幣8萬元,花旗貴賓理財客戶最低每日綜合賬戶余額為人民幣80萬元。若低于以上余額標準,銀行將分別收取每月人民幣100元和200元的賬戶費用。
花旗(中國)零售銀行總監石安楠昨日還對本報記者透露,前期花旗已經開展的面向本地居民的大額定存業務發展超過了花旗的期望值,加之今日人民幣零售業務正式開展,未來花旗中國的人民幣存款中,個人存款勢必會占較高比重。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東亞、花旗等外資銀行在上海的幾個網點均遭遇了“一元開戶”的客戶,盡管外資銀行并未拒絕類似開戶,但相關外資銀行人士也表示:“不鼓勵這樣的行為,畢竟客戶賬戶余額若達不到銀行免費限額,外資銀行就會按規定收取服務費,客戶若拒絕付費,可能會有損個人信用記錄。”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在多家外資銀行對客戶的采訪,首日去外資銀行開戶的客戶們理由各異,但相對理性,理由有“想體驗外資銀行服務”、“出于地理便利考慮”、“出于資產多元化配置考慮”、“為外資銀行的品牌所吸引”等。
東亞(中國)的一位分支機構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從外資銀行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更多關注本地客戶的訴求,人民幣零售銀行業務剛剛開始,抓住客戶的需求至關重要。”(韓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