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中金有望拔得頭籌
中信證券今日披露,公司將向中國證監會申請開展股權投資業務試點。今后擬以自有資產出資設立一家全資專業子公司,開展對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業務。
知情人士透露,監管部門近期將就上述事宜作出意見,這將意味著國內證券公司獲準從事直接投資業務。此外,中金公司也有望獲得“直投”試點資格。
券商股權投資與國際私募股權投資(PE)類似,都是投資于非公開發行公司的股權,投資收益通過日后出售股權或企業上市兌現。據透露,目前監管部門將國內證券公司"直投"業務范圍限定為Pre-IPO,即對擬上市公司的投資,并初步設定了"投資期限不超過3年"等相關規則。
業內專家指出,“直投”業務的放行將為國內證券公司拓展業務空間、增加利潤來源提供良好契機。證券公司開展“直投”業務有利于改變“生存基礎單一、贏利模式單一”的現狀。
資料顯示,過去25年間,在美國證券業務收入中,以PE、資產管理為代表的買方業務占比從37%上升到73%。其中,發展速度最快的PE業務已成為眾多國際投行的重要業務組成部分和利潤來源。研究結果表明,美國私人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歷史收益率年均都在15%-20%。中信證券估計,國內Pre-IPO項目的投資收益率有望高于這一水平。
目前,高盛、美林等已在我國投資了許多Pre-IPO項目。其中,高盛將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聯合投資工商銀行上市前的股權;摩根入主蒙牛、花旗涉足廣發銀行,均是其中的經典案例。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證券公司業務創新和風險控制能力不斷加強,“直投”業務“開閘”條件逐漸成熟。(記者:齊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