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買入首批6000億元特別國債,意味著央行手中又多了一個流動性管理的新工具。
市場人士認為,如果央行后續采用回購或者賣斷的方式進行公開操作,那么將起到部分替代央票發行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作用。而從目前市場對中長期債券配置型需求旺盛的角度考慮,這批債券的運用并不會對市場有太大影響,相反該期債券4.3%的票面利率事實上還對收益率曲線長端起到了一定的穩定作用。
回購VS央行票據
在申銀萬國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陸文磊看來,如果央行將手中持有的特別國債以回購的方式進行操作,那么可能會起到類似發行央行票據的作用,但是相比之下,回購對流動性將起到更深層次的凍結作用。
據市場人士透露,今年二季度以來,央行曾在一些內部會議上多次表示希望以后能夠更多地運用回購工具進行公開市場操作,而央行手中現券規模有限成為限制其回購操作空間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6000億元特別國債到手,那么進行回購的“籌碼”具備,以特別國債為質押,向市場融資,吸收部分流動性就可能是一個毫無懸念的步驟。今年7月19日,央行曾經重新拾起停止多時的回購交易,進行了200億元期限半年的正回購操作,并在此后的7月31日又進行了一次,這被市場看作是為特別國債發行后進行類似操作特別訂制的“練兵”。
如果央行以3個月或6個月正回購的方式將市場資金收到自己手中,從表面上看等同于向交易商發行了同期限的央行票據。“但是回購對于機構的流動性管理要求是更高的,”陸文磊指出,在購買央票的情況下,銀行在資金頭寸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將手中的央票賣掉變現,而如果是回購操作,銀行無法在需要資金時把手中的質押券賣出。
“從央行的角度看,雖然發行央票和做回購回籠的資金量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不同。”
賣斷VS準備金率
如果央行將特別國債直接賣出給市場,這或許就變成了對準備金率上調的部分替代。
陸文磊指出,目前央行已經將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到了12%,而隨著銀行貸存比的不斷提高,如果以后存款準備金率繼續上調,效果累積后帶給銀行的影響將不容小看,“央行對沖流動性的問題還是很大。”
特別國債的出現可能會解一解燃眉之急。中信證券債券銷售交易部分析師楊輝也在日前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如果向市場發行特別國債,將起到替代準備金率政策的效果。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買入特別國債卻是比繳存款準備金更受歡迎的一個方式,無論從收益還是流動性的角度考慮,前者都要比后者更合算。陸文磊指出,目前債券市場對于中長期債券的配置需求較為旺盛,特別國債10年期的票面利率為4.3%,如果能夠成功移給市場,可能還是一件好事,對于穩定長端收益率有一定作用。(記者:秦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