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5月15日電 (郝學娟)“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紅的,上了油,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崩仙嵩谛≌f《四世同堂》中描寫的風行北京等地的“泥塑兔子”,在濟南被稱為“兔子王”。古時濟南人會在中秋佳節將“兔子王”擺上供桌,讓它以“兔神”身份接受祭拜。
5月15日,記者在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兔子王代表性傳承人周秉生家中看到,面積不大的客廳里擺滿了各色各樣“兔子王”。這些“兔子王”白面紅唇、兔面人身,長長的耳朵與頭部之間用彈簧相連,有的身著紅袍、背插紅旗,有的手持藥杵穩坐虎騎之上,造型別致。周秉生正坐在工作臺前,拿著剛在黃河邊采集的細泥土塑形。周秉生告訴記者,他們家祖孫四代人與“兔子王”打了一百多年交道,傳承至今。
“我們家老一輩就是做兔子王的,我十幾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制作。”周秉生說,兔子王以黃河細膠泥為原料,有十幾個品種。從姿勢上分有坐兔王、站兔王,從性別上分有兔子王和兔奶奶,從衣著、坐騎上分,則有大紅袍、大坐虎、中坐虎、小坐虎、小坐墩、兔王坐元寶等類別,從臉譜上分有大花臉、小花臉,還有表現群體生態的兔子山。
據周秉生介紹,“兔子王”根據地域不同,叫法和樣式也各具特色。與北京“兔兒爺”不同,濟南“兔子王”經十六道復雜工序,以動為特色。長長的耳朵與頭部用彈簧相連,體內中空、內藏拉線,用手拉線時,兔子王的雙臂就上下做出搗藥狀,耳朵自由擺動,憨態可掬。
“喜慶色不能丟,靈活性也不能丟?!币浴爸苁贤米油酢睘榇淼臐稀巴米油酢?,歷經百年傳承至今,經過不斷發展,傳統面貌最終得以保留。對于“兔子王”的傳承,周秉生每周都會去濟南市部分小學教授“泥塑兔子王”非遺課,讓小學生從小了解、學習非遺文化。
此外,周秉生在保持原有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在“兔子王”中加入創新元素,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他創新制作出的兔、虎、馬等生肖造型,頗受市民喜愛,其中根據泉水節特色制作的“趵突泉兔子王”更是備受追捧。
周秉生透露,他目前正在收集“兔子王”傳統臉譜,讓歷經歲月消失的不同“兔子王”重回大眾視野。(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