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江南文化“乘船”北上 運河風韻綿延千里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題:特寫:江南文化乘船北上運河風韻綿延千里
作者 郭其鈺
隋唐以來,江南絲綢就通過京杭大運河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成為貢品。千百年后,杭州絲綢珍品再次乘船沿河北上,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展出。
11月13日,2023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暨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北京開幕,百余件頗具江南韻味與運河風情的藏品、圖片、書籍和文創產品亮相開幕式現場。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規模最大的古代運河。北京與杭州位于運河兩端,因河而興也因河結緣。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千年運河在“流動”中煥新生,在“對話”中育新機。
展覽現場,一件清代的“寶藍地銀萬字緞”吸引不少人駐足,這是來自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文物藏品,該件藏品落有織款“江南織造臣慶林”。
“織款最初源于中國古代官營作坊物勒工名的傳統,即在產品上標明工匠姓名。清代織物上的織款極多,這件就是當時在江南織造局制作的絲綢面料,通過京杭大運河的漕運運到京城。”中國絲綢博物館講解員鐘紅桑現場講述古代漕運的故事。
一河通南北,文脈承古今。流淌不息的大運河也滋養著運河文化不斷推陳出新。由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推薦的中國工藝美術館“真絲拱宸橋雕刻女扇”工藝精美,其扇骨采用傳統的黑色竹骨并經中藥炮制,在扇骨雕刻上結合拱宸橋元素,再配以素面真絲扇面,雅致精細。
此外,良渚玉琮、拱宸橋樂高、杭州彩泥塑、宋韻·香禮等浙江文創展品亮相展覽現場,凝結著多項傳統制作工藝,也是大運河沿岸璀璨文化的縮影。
漫步展覽現場,既有古今文化的碰撞,也有人文科技的融合。由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美術館推薦的《運河·生長·萬象》為人工智能創作的系列作品,集中展現了京杭兩地以數字賦能大運河文化建設的成果。
在大屏幕上,每一個閃爍的按鈕背后都是一份大運河生活的圖鑒指南,觀眾可以沉浸式體驗、感受大運河兩岸的煙火氣。
“人工智能算法從大運河杭州段遙感影像中學習數據規律,了解運河的畫面結構和繪畫的風格技法,最終生成了全新的動態藝術長卷以及3000多張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制作團隊負責人、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院長孫凌云認為,該組作品展現了人工智能的詩意幻想,探索了人工智能的創造力邊界。
大河湯湯,文脈綿延。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創作了大量有關大運河的文學作品。在現場圖書展中,《This Is Hangzhou》《乾隆與大運河》《運河南端民俗圖志》《運河明珠——南望是拱墅》等書籍從不同角度展現運河兩岸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如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主編的《家鄉菜最落胃》聚焦浙江秀美山水造就的精致美食,同時呈現每道菜的烹飪教程,以“舌尖上的中國”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故鄉味傳遞中國情。
據了解,百余件浙江展品由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杭州市商旅運河集團、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美術館等推薦提供。
本次活動以“傳承運河文化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主辦。(完)
- 專題:2023京杭對話
文娛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2日 09:45:58
- 2024年12月22日 09:29:37
- 2024年12月22日 08:35:14
- 2024年12月21日 20:42:42
- 2024年12月21日 18:51:05
- 2024年12月20日 11:33:57
- 2024年12月19日 11:09:13
- 2024年12月19日 10:56:58
- 2024年12月19日 09:32:12
- 2024年12月19日 09: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