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省博物館尋跡“她文化”
中新社沈陽3月8日電 題:在遼寧省博物館尋跡“她文化”
中新社記者 韓宏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記者探訪遼寧省博物館,透過展覽和文物感受中外女性文化之美。
“我好像真的見到了洛神,她好美啊!”“00后”李冉觀展后說。
簪花仕女、洛神、虢國夫人......走進遼寧省博物館“唐宋風華——數(shù)字畫境中的藝術世界”展,唐宋繪畫作品中的經(jīng)典女性形象出現(xiàn)在觀眾眼前。該展運用科技手段將館藏國寶級唐宋繪畫作品《洛神賦圖》等文物,用動畫演繹形式“還原”繪畫之美。

云裳花容區(qū)是簪花仕女圖動畫展示區(qū)域,多位唐代貴族婦女的閑適生活再現(xiàn),這些女子梳著蓬松博鬢的高聳云髻,或在戲犬、或在拈花。
在洛神賦圖動畫展示區(qū)和洛水伊人區(qū),觀眾仰望穹頂,洛神于碧波之上款款走來,再現(xiàn)“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儀態(tài)。
遼寧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數(shù)字技術充分展現(xiàn)中國唐宋時期女性的儀態(tài)萬千、服飾妝造和閑適生活狀態(tài)。
正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的“漫步美中——古羅馬時期女性主題文物展”,以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卡比托利歐博物館館藏為主,呈現(xiàn)兩千年前古代世界中女性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昂揚的生命力量。

展覽中,一件母狼哺嬰青銅鏡尤為引人矚目。據(jù)介紹,古羅馬女性在對鏡梳妝的同時,也在通過“鏡”這一媒介,認識自我,表達自我;鏡上的神話故事作為古羅馬文明的象征,討論了母性與文明誕生的關系。另一件重磅展品是近3米長的亞馬遜女戰(zhàn)士石棺浮雕,觀眾得以窺見古羅馬社會對女性力量與獨立精神的認可。
文博愛好者黃林觀展后表示,通過觀看古羅馬時期女性的日常生活、社會參與及才情思緒等主題,讓歷史中與“她”相關的“物”得到了新的闡釋。

遼寧省博物館展廳內,湖南博物院所藏的“對鳥菱紋綺‘乘云繡’殘片”以及卡比托利歐博物館館藏的“尾端帶流蘇的亞麻披肩”正在展出,據(jù)介紹,這兩件紡織品的同框展示可以一窺絲路兩端兩大文明的對比與交互,同時在物質文化史之外,從社會史、性別史的角度,講述著紡織與女性生產(chǎn)活動、審美情趣、神話隱喻等方面的關系。
遼寧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文物是歷史的載體,它們所包含的歷史信息是多元的。通過性別化研究的視角,展覽關注并再現(xiàn)文物背后有關性別的部分。希望觀眾在節(jié)日期間一并領略到中國唐宋時期的巾幗雅韻和古羅馬時期的美學理念所呈現(xiàn)出的中外女性文化之美。
“節(jié)日又逢周末,來博物館欣賞文物別有一番樂趣。”觀眾賀紫琳表示,唐宋仕女的優(yōu)雅與古羅馬女性的力量感,讓她看到了女性美的不同維度,仿佛跨時空與古代女性對話。(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3日 19:41:57
- 2025年04月13日 18:04:39
- 2025年04月13日 12:57:43
- 2025年04月12日 19:36:48
- 2025年04月12日 19: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