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輝日前在工筆畫家徐啟雄畫室證實,徐啟雄在對元代畫家劉貫道存世的3幅有名款作品進行研究后有了驚人發現:700年前的大畫家是在自己的作品上設置了個人防偽組合密碼。隨之,這一密碼被徐啟雄破解,長期困擾中國美術史家的關于《元世祖出獵圖》真偽問題因此有了明確的結論。
工筆重彩人物畫《元世祖出獵圖》現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雖題款有“至元十七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劉貫道恭畫”,標明是劉貫道所作,但書畫界卻對其真偽一直持有爭議。
徐啟雄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副會長。他介紹說,劉貫道是元代畫家,工人物、花鳥,明汪珂玉稱其“真神筆也,雖吳道子、王維當無忝矣”,其存世作品已知的僅3幅:《元世祖出獵圖》及現藏于美國的《消夏圖》;現為我國內地一私人藏家收藏的《晴雪圖》。
如何確定《元世祖出獵圖》的真偽?徐啟雄對這3幅作品照片圖錄進行對比研究,他意外地發現,3幅畫的題款上有一系列反常表現,綜合分析這些反常表現后,徐啟雄得出一個結論,劉貫道為了防止當代人和后代人造假,給作品設置了一套獨特的個人防偽組合密碼。
徐啟雄說,《消夏圖》曾被認為佚名作品,因為找不到題款。后曾被清代高士奇誤認為是南宋劉松年的作品。直到上世紀初,吳湖帆在《消夏圖》的芭蕉竹枝空隙處發現了隱藏的“母道”兩字,才認定為是劉貫道作品。
據徐啟雄介紹,劉貫道的組合密碼由4項密碼組成,其一,題款隱匿,在畫面顯眼位置無法找到題款;其二,題款不采用全名,故意把劉字隱去;其三,再將“貫道”的“貫”字取其上半,變“貫道”為“母道”;其四,將“母道”兩字縮小,并且署在畫中間的空隙處,使人難以發現。
徐啟雄指出,從劉貫道現有的3幅作品看,其題款通常不按常規,不按比例,如《元世祖出獵圖》,宋元畫家通例,書畫款識的書體講究比例,小幅畫款識字型小,大幅畫字型大。但劉貫道在此畫中的題款字寫得異常小;此外,故意將落款位置緊靠邊緣,其掛軸落款與左側邊緣線緊貼在一起;故意把下款押款落位偏低、偏底;故意將款識設置隱匿;故意將款識字體與作品畫體不對應。這些反常設置的目的是,將多項反常設置變為一套獨特的防偽暗記,這就是劉貫道式的組合密碼。正是這一系列的反常使后人誤認為此畫是偽作。
“劉貫道為防偽可謂苦心孤詣,他是有意一反常規常套,設置密碼讓后人破解。”徐啟雄說。
談到《元世祖出獵圖》的真偽問題,徐啟雄認為,此畫長期無法定論的一大原因是,無法找到另一幅有相同手法的作品作特征的參照。現有了《晴雪圖》,其款識設置與《元世祖出獵圖》如出一轍,這為后者的真偽辨別對照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實證,至此,《元世祖出獵圖》一畫的真偽終于大白于天下。
徐啟雄說,“組合密碼”是劉貫道的獨創。在元代畫家中就有多位畫家的款識采用個性化的方式,但以“組合密碼”方式存世的僅發現劉貫道的3幅畫。其“組合密碼”比意大利畫家達芬奇在畫上設有密碼的傳聞早了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