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事實表明,央視《百家講壇》正在悄然轉變。繼敲定評書名家何祚歡主講《水滸》之后,最近他們又請來了一個河南公務員李蕾,連講四天《紅旗渠的故事》。業內猜測,該欄目“名家講歷史”的定位,已經發生了動搖。
記者注意了一下李蕾的身份,34歲,畢業于職業學校,本科函授在讀,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講解員,現在是河南林州市外聯辦副主任。上世紀60年代,李蕾家鄉的紅旗渠因為一部電影而成名,她所講的就是該渠的光輝歷程。
據稱,《百家講壇》制片人萬衛去年到林州參觀,陪同講解的正是李蕾,萬衛見她口才極好,于是便有了邀請她登臺講故事的想法。但是從2004年閻崇年講《清十二帝疑案》大獲成功之后,《百家講壇》就認定了“名家講歷史”這條路。此次《紅旗渠的故事》開講,算得上是突破風格。
記者注意到,《百家講壇》從2004年全新改版以來,也確曾出過幾個“特例”。如劉心武,他當然是“名家”,但他講的不是歷史,而是《紅樓夢》之謎。再如紀連海,他雖然講的是清史,但當初被選中時,他只不過是北師大二附中一個默默無聞的歷史老師,談不上“名家”。可這回李蕾卻是“名家”“歷史”兩頭不沾邊,這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猜測。
對此疑問,《百家講壇》制片人萬衛的表態是謹慎的。他告訴記者,《百家講壇》確實正醞釀改變,以前講歷史主要講古代史,現在要擴展到近現代史,“《紅旗渠的故事》其實講的也是歷史,那是40年前的歷史。”從這個角度而言,萬衛否認“名家講歷史”的定位發生了根本改變。
業內普遍認為,從請評書家上臺講評書,到請政府職員來講地區光榮歷史,已經火了3年的《百家講壇》,無疑正在嘗試“變臉”。“欄目要火下去,就要求變。不能總是易中天、于丹那幾張老面孔,已經有觀眾膩煩了。”曾出過《百家講壇》落地書的一家出版社人士告訴記者。(記者 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