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頭六月九日電 (李怡青 李瑞丹)記者今日從汕頭南澳縣舉行的“南海二號”沉船搶救性保護工作匯報會上獲悉,五月二十五日,汕頭云澳邊防派出所接到民眾舉報,稱有漁船在南澳海域烏嶼與半潮礁一帶打撈瓷器,經深入調查,使得一艘載有上萬件瓷器,制造時代跨越宋、元、明三個朝代的千古沉船“浮”出水面。
據悉,在該海域發現的沉船和先后出水的瓷器,是繼在廣東省陽江發現的“南海一號”后又一次水下重大發現,已定為“南海二號”,其影響力大、價值高、意義深遠。
沉船發現后,汕頭市政府十分關心,省文化廳、省文物局高度重視,省文物鑒定站也迅速派出專家前來對已出水的一百三十八件瓷器進行鑒定,并作出鑒定結論,屬宋、元、明三個朝代的瓷器,其中有十件可定為館藏三級文物;這批瓷器主要是廣東粵東地區民窯產品,少量為江西景德鎮產品,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廣東省文化廳副廳站景李虎專程帶領專家到現場察看,對沉船的搶救性保護和下一步的水下考古發掘提出具體意見,考古專家還探明水下文物分布情況。
這些文物及沉船的發現,對于研究粵東歷史海上運輸、貿易活動,乃至中國的造船史、陶瓷史和航海史,都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價值;也進一步佐證了南澳海域的海上國際航道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據了解,鑒于中國目前尚未有一份完整的水下考古發掘報告,而此次南澳海域發現的這一沉船周圍環境較好,水下清晰度較高,要在水下攝影錄像、畫圖較為方便,廣東省有關專家正在做好相關準備,爭取利用此次機會形成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水下考古發掘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