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對著我的家……”一曲京腔京韻的《前門相思大碗茶》,唱出了北京前門商業區的歷史滄桑和十足的京味兒文化。然而,面對改造,眾多曾風光無限的老字號也不得不黯然遷出前門這個發祥之地。它們在前門大街改造后,還能否回歸前門——
相關機構專家
呼吁保護“北京名片”
前門大街歷史悠久,老字號云集,如六必居醬園、同仁堂藥店、瑞蚨祥綢布店、長春堂藥店、內聯升鞋店、張一元茶莊,還有月盛齋醬肉店、都一處燒賣店等分列道路兩側。這些老字號久負盛名,幾乎多是百年老店,像六必居、同仁堂更有著四五百年的歷史。毫無疑問,它們已經成為展示數百年京味兒文明的“北京名片”。
自2001年傳出前門地區將進行改造的說法以來,有關專家、學者就一直在呼吁:規劃的同時應注意老字號的保護。
事實上,當地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崇文區負責人就曾表示,在前門大街修繕整治完成后,全聚德、便宜坊、都一處、月盛齋等80余個京城老字號將悉數回遷。北京小吃協會會長侯嘉透露,為將現有的北京小吃召回前門地區,宣武區政府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減免稅、增加扶持資金等,以確保小吃項目能啟動起來。對于已經失傳很久的北京小吃,區政府還責成小吃協會積極尋找,目前已找到燒餅路等六七家,預計還能找回20多家。
然而,前門老字號的回歸也不是沒有困難。一位老字號專家就坦陳了自己的擔憂:“目前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問題,對于一些老字號的個體經營者來說,花費實在是太大了。”
老字號掌柜
希望與憂慮并存
雖然政府為遷出的老字號重返前門做了很多工作,但多數老字號,尤其是那些家庭作坊式的老字號,即使有心返回前門,也必然會對由此產生的支出有疑慮:他們經濟實力弱,如果改造后的前門大街房租、稅費等因改造前門大街投入成本巨大而水漲船高的話,這些老字號很可能會因無力支付而瀕臨倒閉。
爆肚馮第四代傳人馮伏生表示,前門是爆肚馮的根,前門改造后當然想回到前門繼續營業。但考慮到改造后的前門各種費用與現在相比很可能會翻幾番,“要真是這樣,我肯定不會回來。”馮伏生說著,神情不免悵然若失。月盛齋、奶酪魏、豆腐腦白、年糕錢等家庭作坊式的老字號也有相似打算。
與爆肚馮相比,謙祥益、都一處、全聚德等老字號的情況要好得多。因為它們在前門的老店面是屬于自己的地產,所以這些老字號不必為可能高昂的房租發愁。
便宜坊烤鴨集團旗下的都一處燒賣館張經理被問及是否會重回前門營業時說:“老店的根在那兒,那兒也是最能體現老北京風情的地方。都一處作為有著百年老店的老字號,是一定要重回前門的。”
全聚德前門店負責人也表示,在前門地區改造過程中,政府一直很重視對老字號的保護,目前全聚德沒什么擔心,只等規劃下來,待前門大街改造完成后重返故址。
尋常百姓
留戀前門老字號
歷經700多年歷史滄桑的前門商業區,孕育了難以計數的經典老字號。它們經過世代流傳,已深深烙入北京市民的腦海中。而今,隨著王府井、西單地區被改造成現代步行街和商業區,人們對老北京的美好回憶,只能通過前門商業區,特別是散布于這一區域的老字號來體味。所以,人們對前門老字號回歸的熱望和期盼不難理解。
24歲的小陳現在某公司工作,談到前門老字號,他一口的京味兒十足:“小時候經常到前門玩,對那些老字號印象很深,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都在那里聚著。真希望前門大街改造好后,這些老字號都能回來。”
原籍黑龍江、在前門已經商10年的汝小姐對前門老字號有著更深的理解:“10年前來北京時,前門這塊兒管理很規范,各家商店尤其是那些老字號都很講信譽,不管外國人還是外地人來到前門,都會對這個處處透著京味的地方贊不絕口。”緊接著她話鋒一轉,不無憂慮道:“但后來這一帶經營秩序亂了,欺騙顧客的行為也多起來。”汝小姐說:“在我看來,老字號要從根本上保持它的純正京味,這樣才能保住前門的好名聲,吸引更多的人來這兒觀光購物。”
住在前門達50多年的王先生,對前門改造后老字號的回歸有著太多的期盼:“老字號回歸前門很有必要,因為這里是老字號的根兒,只有繼續留在前門,才算得上正宗的京味兒老字號。”“要想讓前門大街恢復清末民初的風貌,政府就得加大管理和扶持力度,既規范老字號的經營,又為老字號提供豐厚的待遇和政策、資金支持,好讓它們都能順利回歸前門。”王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李永強 甘麗婭 張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