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作為偉大的革命領袖和人民軍隊的統帥,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與不少高級將領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與被稱為紅軍大管家的楊至成將軍幾十年的將帥情,一直被人們傳為佳話。
井岡山留守處主任楊至成去找黨代表毛澤東要錢
1927年6月,楊至成從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后,分配到賀龍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任連指導員。8月1日,他率部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1月12日,又隨朱德、陳毅參加了湘南起義,起義軍編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后,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楊至成任師部副官長。4月下旬,朱德率部去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合,楊至成第一次見到了仰慕已久的毛澤東。5月4日,朱毛兩支紅軍舉行了會師大會,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后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6月下旬,在保衛井岡山的龍源口戰斗中,楊至成英勇殺敵,身負重傷,被送到紅軍醫院去養傷。7月上旬,毛澤東、朱德率紅軍主力外出作戰,戰傷未愈的楊至成被任命為井岡山留守處主任。
當時,山上的傷病員達800多人,占全體人員的六分之一,困難巨大。不僅醫療院所設施簡陋,而且醫生極度缺乏,更困難的是缺少醫療器械和藥品。許多紅軍傷員因為得不到起碼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小傷拖成了大傷,大傷導致殘廢,甚至失去生命。
為了挽救戰友的生命,楊至成和醫院、醫療所的同志一起,千方百計想辦法,上山采挖中草藥,用來為紅軍戰士醫傷治病。井岡山的竹子多,他們便用比較粗的竹筒制成消毒盆、便盆、膿血盆,把竹片削薄用火烤彎后,制成一把把鑷子;擔架和手術床等,也都是用竹子做成。最困難時,醫院連消毒用的鹽都找不到一點了,為傷員洗傷口只能用白開水。
醫院的艱難困苦,傷病員同志的呻吟,使楊至成感到揪心的痛。他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的辦法。同志們提出:到永新去找黨代表毛澤東吧!請他想想辦法。
7月底的一天,楊至成顧不得自己尚未痊愈的傷口,動身去永新找毛澤東。毛澤東聽完楊至成的匯報后,極為關切地說:“是呀,我們好人沒有吃,沒有穿,是不大成問題的。但傷員就不一樣了,他們為革命流了血,我們一定要照顧周到,不然會影響戰斗情緒。這不單是個傷病員的問題,而要看作是一個戰斗問題。如果不醫治好傷病員,傳到部隊去,就會在戰士中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說對傷病員的醫療看護工作,非常重要,是一個政治任務!”毛澤東接著問:“具體要我解決什么問題?”楊至成回答說:“解決錢和藥的問題。”毛澤東說:“好吧,你到31團去,到軍醫處去分點藥帶回去,要經理處想辦法分一些錢給傷病員用。你看需要多少錢呢?”楊至成不好意思地張張口說:“200塊大洋吧!”毛澤東說:“好,就這樣!”他隨手寫了一張條子,要他交給31團團長朱云卿去辦。隨后,他又向楊至成講了一下革命斗爭的形勢,指出當前困難是很多,但革命一定會勝利的。要楊至成回去轉告傷員,安心治療,爭取早日重返前線。
朱云卿見到毛澤東的條子,找來兩位處長落實。軍醫處長給他分了一些碘片和酒精;經理處長楊立三卻手頭無錢,但答應馬上籌措。兩天后才籌到160塊大洋。楊至成已經很滿足了。
楊至成回到井岡山后,向傷病員傳達了毛澤東的關懷和指示,使大家深受感動。大家表示一定要咬緊牙關,克服困難,爭取早日康復,趕回前線殺敵。
帶回的160元,楊至成將其分成兩份,60元用作補助傷病員的伙食費,100元交給王佐,要他利用老關系,到吉安市去買急需的藥品。王佐避過敵人的檢查,為井岡山買回了一批急需藥品,使紅軍傷病員的治療條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紅四軍副官長楊至成在毛澤東支持下,為全軍制作新軍裝
1929年3月中旬,紅四軍在毛澤東、朱德率領下,進入福建境內,勝利占領了閩西重鎮長汀縣城。前委在這里對紅四軍進行了整編,將原來的團改為縱隊,全軍共編為三個縱隊。整編后紅四軍軍長為朱德,黨代表是毛澤東,楊至成被任命為紅四軍副官長。
楊至成擔任副官長后的第一件大事,是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協助軍需處為全軍制作軍裝,改善紅軍的后勤供應。
楊至成在紅軍接收的敵軍被服廠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個具有一定生產能力的臨時紅軍被服廠,為全軍趕制統一的軍裝。
為了購得足夠的優質布料,楊至成親自走訪有關商界人士,找布店老板交涉,由于紅軍買賣公平,不少商家都很樂意與紅軍做買賣。
同時,楊至成向毛澤東、朱德等首長建議:為了使紅軍的軍裝統一美觀,給每套軍裝都配上布質的紅領章和紅帽徽。毛澤東聽后,高興地表示:“好啊,只要條件許可,就把我們的紅軍打扮得更漂亮、更威武一些!”
幾天后,4000套嶄新的灰布軍裝發到了全軍。毛澤東稱贊后勤的同志干得好。
解決了紅軍部隊的服裝問題,楊至成又開始了為紅軍傷、病員的治療奔忙起來。為此,楊至成多次拜訪了有名的長汀福音醫院院長傅連暲。傅連暲已不是與紅軍初識了。1927年8月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一些受傷的將領路過此地,就曾找傅連暲治過傷。這次,經楊至成聯系后,毛澤東、朱德又抽暇會見了傅連暲,使這位醫生深受感動,從此傅連暲與他們成了交情至深的朋友。后來,傅連暲帶領醫院中的許多醫務人員參加了紅軍。
毛澤東喜歡及時收集各地能找到的一切報紙,所以給毛澤東找報紙買報紙也成了楊至成擔任副官長后的一項重要任務。楊至成知道毛澤東要通過報紙來了解敵情,研究對策,所以對這件事辦得也特別認真。
紅四軍在長汀縣一連住了17天,得到了充足的休養和補充。這時,毛澤東從敵人的報紙上看到形勢發生了某些變化——蔣、桂系之間的軍閥戰爭爆發,原來在贛南的國民黨軍隊被調到湖南打桂系軍閥去了,顧不上“圍剿”紅軍了。
于是,毛澤東、朱德抓住這個機會,率部回師贛南。4月初,紅四軍在江西瑞金與彭德懷、滕代遠領導的紅五軍會合了。
毛澤東全力支持總供給部長楊至成搞好后勤保障工作
1933年1月,楊至成被任命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總供給部部長兼政委。總供給部統管全軍的糧秣、被服、財政、武器、彈藥的籌供及軍工生產等工作。
楊至成擔任總供給部長后,即著手安排中央和總部的搬遷工作。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和人民委員會主席,中央政府及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都在瑞金城東北部十幾里處的葉坪及洋溪辦公。后來,由于有人向敵人告密,敵人派飛機對葉坪一帶進行轟炸,中央政府和軍委的辦公機關受到威脅。為此,中央在1933年初,決定將中央政府及軍委辦公機構移駐于瑞金縣城西南郊的沙洲壩、下肖村一帶。
1933年3月,毛澤東指示楊至成先去這一帶作社會調查。楊至成當即行動,從三個問題入手調查:一、附近各村共有多少房子,可以騰出多少房子來供中央和軍委機關住用?二、各村有多少地主、反革命,他們對紅軍的態度如何?三、各村收成如何,打了多少糧食?能有多少余糧?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楊至成摸清了情況,形成了一套搬遷方案,向毛澤東等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首長們的肯定。
1933年4月,中央政府和軍委機關等,由葉坪搬到了瑞金城西南郊一帶的幾個村子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中央人民委員會駐沙洲壩兩處比較寬敞的楊姓私宅,毛澤東、張聞天、徐特立、何叔衡、謝覺哉等人在此居住并辦公;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和總參謀部駐烏石壟村一幢楊姓的兩進私宅,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葉劍英等同志在此居住和辦公。
各領導機關搬遷完畢后,作為“大管家”的供給部長楊至成更加忙碌了。
為了籌集到必需的經費,楊至成絞盡腦汁,廣開門路,采取各種手段滿足紅軍作戰和生活的需要。主要辦法包括:一、向政府請領; 二、請群眾支援;三、靠打仗繳獲; 四、打土豪籌集;五、生產自給; 六、自辦貿易收益。
作為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對籌集軍費極為重視。他全力支持總供給部的工作。他規定,把政府財政收入的70%—80%分配給紅軍作為軍費。同時,毛澤東還領導中央政府采取各種政策和措施,如發展生產、搞好進出口貿易、發行公債、發行貨幣等,增加收入,從而增加紅軍軍費。
由于紅軍隊伍迅猛擴充,部隊的糧食需要迅速增加,不少部隊面臨無飯吃的局面。進入1934年后,部隊糧食短缺的情況更加嚴重。楊至成多次將情況向中央反映。1月23日,以毛澤東為主席的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主席團作出了《關于完成推銷公債,征收土地稅,收集糧食,保證紅軍給養的突擊運動的決定》。中央蘇區各地通過貫徹中央的這個決定,共收集到公債谷和土地稅谷50萬擔,為正在進行第五次反“圍剿”的紅軍,解了燃眉之急。
楊至成領導的總供給部,還負責管理著紅軍的軍工廠。這些軍工廠,大都是靠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憑一臺虎頭鉗、一臺縫紉機、一口大鍋發展起來的。毛澤東對軍工生產的事極為關心,經常找楊至成談軍工廠的工作,幫助他解決軍工廠的難題。
長征前,楊至成去云山古寺看望失意的毛澤東
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毛澤東已被剝奪了在黨內軍內的領導權。徒有虛名的蘇維埃共和國主席毛澤東住在云石山上的一座古寺里,面對嚴峻的形勢,心情十分郁悶。
1934年8月中旬一個悶熱的下午,已被降職的楊至成從駐地梅坑趕向幾公里地外的云石山,去看望毛澤東。為了走捷徑,他從一片稻田里斜插了過去。當他帶著兩腳爛泥,滿頭大汗,爬上近百米高的云石山,來到云山寺時,第一個看到的是賀子珍。賀子珍遞給他一碗涼開水,說毛澤東正在后面的樹林里乘涼、和人聊天。
楊至成趕到那里一看,只見在一棵大樟樹下,毛澤東正和一個和尚模樣的人,面對面地坐在石頭上,一邊搖扇子一邊談古論今。看見楊至成,毛澤東略略一愣:“噢,至成同志,你看我來了?”隨后指著那位和尚模樣的人介紹道:“他叫駱能和,比我小4歲,原先是云山寺的住持,他供的是福祖菩薩,據說是管天下太平、人間平安大事的。我們來后,占領了駱大師的地盤,他就搬到村里去住了。我勸他干脆還俗,娶妻生子算了,他正在考慮呢!”駱和尚笑笑說:“毛先生是個有學問的人,經常和毛先生聊聊天,能受到許多教益呢!”駱和尚走后,毛澤東引楊至成回到屋里,問道:“至成同志,我的朋友現在不多了,你還敢來看我!”
楊至成看看臉色有點憔悴的毛澤東,心頭一熱,差點掉下淚來,說:“毛主席,您比過去可瘦多了,要注意身體呀!”
毛澤東點了支煙,擺擺手說:“沒事,沒事,我的身體很好。”楊至成本想說一句安慰的話,但卻沒有說出口。毛澤東似乎看出了楊至成的心情,反而安慰起他來:“至成同志,你被降職的事我聽說了,你有什么想法?”
“我的工作沒做好,但是我盡力了……”
毛澤東沉思著說:“是呀,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后方工作基本保障了前線的需要,是很有成績的。”
“可是,仗沒有打好……”
“仗沒有打好,有實力的問題,但主要的是戰略戰術指導思想不對頭。什么‘堡壘對堡壘’,什么‘御敵于國門之外’,他們忘了與敵人比起來,紅軍還處于弱小階段。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這是叫化子與龍王比寶嘛!”
楊至成見毛澤東一下把問題點透了,忙問:“主席,那我們應該怎么辦?”
毛澤東回答說:“我們要做工作,要等待。至成同志,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革命總會成功的,對于這一點,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在中國這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里,要取得革命的勝利,絕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至于我們個人嘛,受些委屈不要緊。中國不是有句老話,叫‘宰相肚里能撐船嘛’,我們是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不但肚里要能撐船,還要能放得下飛機大炮才行呢!你說是不是?”
毛澤東的一席話,掃去了楊至成胸中的郁氣,他感到心頭亮堂多了。聊了一會,楊至成看看時間不早了,起身告辭。毛澤東說“不忙”,又領他去旁邊的屋子里看望住在那里的人民委員會主席張聞天。張聞天很高興地握著楊至成的手,關心地勸慰了他幾句。
患難見真情。在云山古寺門口,毛澤東和楊至成緊握雙手告別,互道“保重”。
毛澤東為楊至成平反,任命他擔任軍委先遣工作團主任
1934年10月中旬,楊至成跟隨軍委縱隊踏上了后來被稱為萬里長征的道路。
1935年1月15日,當紅軍長征到貴州遵義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里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撤銷了博古、李德對紅軍的領導權,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和軍內的領導地位。從此,中國共產黨有了一位眾望所歸的掌舵人。
遵義會議開完不久,楊至成就聽到了關于會議精神的傳達和會議對紅軍后勤工作的評價。特別令楊至成感動的是,毛澤東和遵義會議決議,都對第五次反“圍剿”中紅軍后勤工作作出了最中肯的評價,肯定了后勤工作的成績。指出:戰爭指揮的錯誤,可以使最好的后方工作化為烏有。楊至成知道,這是毛澤東為后勤工作平反,為自己平反。他受到降職處分時沒有流淚,這時淚水卻像斷線的珠子一樣掉了下來。
遵義會議后,軍委鑒于長征途中的物資供應工作主要由各級自行解決,決定撤銷總供給部。根據需要,楊至成被任命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先遣工作團主任,作開辟路線、發動群眾、籌措給養物資等工作。
紅軍渡過大渡河后,來到了大雪山——夾金山腳下。先遣工作團經過了解,得知夾金山海拔4000多米,山上積雪終年不化,寒風逼人,被老百姓稱為神山,平時無人敢上。當地的幾位老人告訴楊至成:你們實在要過,必須在半上午以后,半下午以前,否則,碰上神風就會被卷走。你們別看現在山下是六月天,走路熱得冒汗;但上山必須穿皮衣、毛衣,否則人就會凍成冰人!
楊至成把了解到的情況,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號召各部隊積極行動起來,籌措過雪山的物資。指示:大量收購羊皮和羊毛,力爭給每個人縫一件羊皮背心或打一件毛背心,以御雪山上的奇寒;大量收購燒酒、生姜和辣椒,每個人翻雪山前帶些白酒、生姜或者辣椒水,以便御寒;大量收集竹竿和木棍,每人發一根,作為翻越雪山的拐棍。
7月,紅軍來到了川北阿壩毛兒蓋地區,前邊就是茫茫草地。紅軍在這里停下,忙著過草地的準備工作。全軍上下在毛兒蓋、黑水一帶,展開了籌糧活動。
毛兒蓋一帶是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區。由于受國民黨反動派及上層反動頭人的欺騙宣傳,在紅軍到來之前,許多藏民紛紛躲藏起來,把糧食埋了,把牛羊趕進了深山,使紅軍的籌糧工作遇到很大困難。
楊至成有點著急,他找到毛澤東,匯報說不少部隊現在靠吃青稞煮豌豆苗過日子,還只能吃個半飽,群眾都跑光了,拿錢也無處買糧,不知該怎么辦。
毛澤東沉思了一會說:“進入藏區后,敵人最怕我們接觸群眾,只要我們一接觸群眾,他們的欺騙宣傳就破產了。現在藏胞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躲著,正在看著我們。一旦他們了解紅軍是幫助他們求解放的,他們就會回來。所以越是困難,我們越要嚴守紀律,用實際行動贏得藏胞的信任。”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總政治部貼出保護藏民的布告,要求部隊不許占用民房,不許隨意動用藏民的東西,不許搶收地里的莊稼……工作團積極配合,主動接觸藏民。不幾天,藏民便紛紛從山里走了出來。
此時,毛兒蓋地區漫山遍野的青稞日漸成熟。為了能迅速籌集一定數量的口糧,通過茫茫草地北上抗日,毛澤東、朱德指示楊至成,與當地藏民代表協商,幫助藏民收割成熟的青稞,然后收購一部分用作軍糧。
楊至成等反復向藏民代表宣傳紅軍北上抗日的意義和當前遇到的困難,請求藏民高價出售一部分糧食給紅軍。為了表示紅軍的誠意,楊至成還把藏民特別緊缺和需要的鹽巴和茶葉,作為禮物分送給他們。當時部隊的物資也相當缺乏,存的一點鹽和茶葉,還是不久前繳獲的戰利品,其中還有名貴的云南普洱茶。
經過全體指戰員的努力,紅軍在毛兒蓋、黑水地區共籌糧57萬多公斤,為維持紅軍的生存,迅速過草地北上抗日,創造了一定的物質條件。
8月下旬,紅軍開始進入草地,向北前進。每個人的糧袋里都裝有幾公斤炒熟的青稞和一些風干的牛羊肉,這是他們過草地時的給養。
9月,紅軍到達甘肅省迭部縣。黨中央在俄界村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義,決定將軍委縱隊和紅一、三軍團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由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楊至成任供給部長,創建陜甘根據地。楊至成又成為這支部隊的管家人、毛澤東在后勤方面的助手。
在毛澤東的指揮下,楊至成全力完成了東征、西征部隊的后勤保障工作
1935年10月19日,楊至成隨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長達1年時間的長征結束了。
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彭德懷任副主席。同時決定恢復紅一方面軍的番號,下轄紅一軍團(原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合編而成)和紅十五軍團(由一個月前長征到達陜北的鄂豫皖紅二十五軍與陜北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組成),任命彭德懷為紅一方軍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葉劍英為參謀長,王稼祥為政治部主任,楊至成為后勤部長。
1936年元旦不久,為了擴大革命根據地,開通抗日的前進路線,中共中央決定2月中旬,紅軍東渡黃河,東征山西。
東征戰役的后勤保障難度是很大的。為此,毛澤東專門找楊至成交代,要他充分做好物資的籌措保障工作。從接到命令之日起,楊至成就帶領后勤部的同志,開始了積極的戰前準備。西北軍委后方辦事處各部門的同志,也都全力投入了準備工作。
為解決出征部隊的御寒衣服問題,后勤部門籌資采購棉布2000匹,棉花4000公斤,毛皮2000張,在瓦窯堡等地組建起了被服廠,使部隊指戰員,尤其是一線戰斗部隊指戰員人人都穿上了暖和的御寒衣服;軍糧的籌措,任務十分繁重。楊至成經過計算,方面軍共需籌糧165萬公斤,食鹽2500公斤。他們派出后勤人員在地方政府的協助下,分別在延安、安塞、宜川、延川等縣進行籌措,然后又組織起一支有400頭毛驢、1000名民工的運輸隊,把籌到的給養運至石門子、安溝等一線,供應紅一、紅十五軍團;與此同時,兵工廠除及時修好部隊送去的武器裝備外,還加大彈藥生產量,月生產手榴彈2000枚,炸藥1000斤,子彈1萬發,以補充部隊的緊缺;過河的船只,部隊征用地方造船工等100名,造木船12只,制作羊皮筏子100個,渾筒3000個,帆板1500條。2月20日晚上8點整,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分別從溝口和河口兩個渡口,趁著黑沉沉的夜幕和滔滔的河水聲的掩護,開始了渡河戰斗。經過一整夜的激戰,渡河取得成功。部隊過河后,楊至成對后勤人員說:部隊打到哪里,后勤保障工作就做到那里。5月上旬,東征任務完成,紅一方面軍全部返回陜甘根據地。東征戰役中,紅軍共消滅敵軍7個團,俘敵4000余人,繳獲各種槍械4000余枝,炮20門,吸收新兵近8000人,籌款30多萬銀元,壯大了紅軍的力量,擴大了共產黨和紅軍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
紅軍東征勝利不久,中央即開始醞釀西征計劃。5月18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聯名發布了西征戰役計劃,決定由紅一方面軍的一軍團、十五軍團及騎兵團等組成西方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楊至成為軍委兵站部部長和西方野戰軍后勤部部長。
毛澤東、周恩來對西征軍的后勤工作時刻關注,及時作出具體指示,有時甚至一天來兩次電報。楊至成認真執行毛澤東、周恩來的指示,勝利完成了部隊的兵員中轉、運輸和后勤供應、衛生服務等保障工作。為西征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毛澤東送楊至成去蘇聯養病、學習,楊至成與在蘇學習的毛岸英兄弟成為摯友
楊至成在戰斗中三次負傷,加上工作一直很忙,醫療條件也有限,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和治療,所以身體狀況很差,高血壓、肺結核、癲癇等時有發作,但他一直咬牙帶病堅持工作。到1938年上半年,他的病情加重病得連床都起不來了。
一次,毛澤東找時任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長的楊至成去談工作,他走不動,只好叫人用擔架送他去。
當時,黨中央與共產國際達成了一項協議,決定從抗大、黨校和部隊中挑一批身體較差的領導人,去蘇聯的莫斯科一邊養病,一邊學習,為未來的持久戰爭儲備指揮人才。毛澤東對楊至成的健康極為關心,將他列入了赴蘇的高級干部名單。
1938年6月,楊至成離開延安前夕,去向毛澤東告別。毛澤東對他說:“希望你好好養病。方便的話,去看看賀子珍和我的幾個孩子。我很想念他們。”并把一封信托他交給賀子珍。
楊至成與劉亞樓、李天佑、鐘赤兵、譚家述等一批紅軍將領到莫斯科后,遇到了許多熟人,除毛澤東的家人外,還有林彪、盧冬生、張子意、賀誠、馬明方、方子純、蔡暢、劉英及林伯渠之女林利、蘇兆征之子蘇和清等一批青少年。楊至成和他們的關系搞得極為融洽,由于他忠厚可親,成天樂呵呵的,大家便給他起了個外號——楊老太爺。其實他當時才三十五六歲。
身體稍微恢復后,楊至成等人便參加了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特別班的學習和政治理論班的學習。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發動了向蘇聯的進犯,蘇聯人民進行了偉大的衛國戰爭 。由于戰爭的影響,楊至成等一批人滯留國外達8年之久。期間,他曾同毛岸英、毛岸青住在一起,并周到地照顧他們的生活,彼此之間產生了深厚的友誼。
1946年1月,楊至成回國前,毛岸英、毛岸青依依不舍地拿出自己的照片,在背面題上字,送給楊至成作留念。
毛岸英的題字是:
親愛的至誠同志:
決不要忘記我們在莫斯科的同居,謹以此為念。
岸英
1945、12
毛岸青的題字,前為俄文,后為中文,寫的是:
給親愛的老太爺作永遠的紀念。您的小孩子永泰(毛岸青),不要忘記我們在莫斯科的同居。
字里行間透露著楊至成與毛家兩兄弟間的深厚情誼。
東北野戰軍軍需生產部部長楊至成為毛澤東等趕制皮大衣
楊至成回國后,就任東北民主聯軍(1948年1月1日改稱東北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政治委員。1948年6月,東北人民解放軍根據形勢所需,成立了與后勤部平行的軍需生產部,任命楊至成為軍需生產部部長,主要負責抓軍需服裝的生產工作,保障東北野戰軍部隊服裝的供應。
1948年11月,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就在東北野戰軍準備南下入關之際,楊至成接到通知:12月下旬,中央軍委將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全軍后勤工作會議。請他去參加會議。
聽到這個消息,楊至成心頭一陣發熱。自從他1938年離開延安去蘇聯養病、學習,到現在已整整10年了。10年來他一直沒有機會再見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首長。如今,這個機會可算到來了。
楊至成想:現在,我們的條件改善了,家大業大了。光一個東北野戰軍,1年的冬裝就是120萬套,而且里外三新。師以上干部穿上了華達呢、皮靴,戰士的軍服用上了咔嘰布,質量遠遠高于其他野戰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不能忘記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這次去開會,要為中央首長每人制作一件皮大衣帶去,好讓他們保護好身體,指揮全國轟轟烈烈的解放戰爭。
第二天,楊至成就把這個任務布置了下去。
毛澤東看到楊至成送來的大衣時,十分高興。他與周恩來、朱德聽了楊至成的工作匯報,夸贊東北野戰軍的軍服生產搞得好。1949年3月,當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從西柏坡進入北京,在西苑機場檢閱部隊時,穿的就是楊至成送的皮大衣。
楊至成還向毛澤東匯報了在蘇聯見到賀子珍、毛岸英、毛岸青的情況,讓他看了分別時毛岸英、毛岸青送給自己的照片。毛澤東瞅著兩個兒子的照片,眼里充滿無限深情,向楊至成表示了謝意。
毛澤東在家招待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楊至成夫婦
1957年12月下旬的北京,人們都忙著準備歡度新年,到處是一片節前的繁忙景象。下午,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的楊至成上將突然接到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的電話:毛主席想要見見你,請你帶上夫人和孩子,晚上10點鐘到中南海去。”
放下電話,楊至成好久沒有挪動身子,心中好一陣激動。
楊至成急忙把這個喜訊告訴夫人唐慧文,叫她快準備準備。唐慧文聽后更是激動得手忙腳亂,不知該準備什么。彭德懷在電話里通知說帶著孩子去,可是他們怕幾個孩子調皮,打擾毛澤東,最后決定不帶孩子去。
晚上9時半,楊至成夫婦乘車從西長安街的新華門進入中南海,來到豐澤園門前停住。他們進門后經過古色古香的“頤年堂”,來到“菊香書屋”。
一見面,毛澤東就問:“怎么沒帶孩子來?”
楊至成回答:“他們……都睡覺了。”
毛澤東看了看唐慧文,笑瞇瞇地問:
“這是楊夫人了?”
唐慧文的臉“騰”一下紅了,自己才30歲,可毛主席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這么稱呼多不好意思啊!
坐下后,衛士獻上茶,毛澤東便和他們聊起了家常。他問唐慧文是哪里人、有幾個孩子了等等,又和楊至成聊起了他們走過的道路,話題有井岡山、瑞金、長征、延安等。
不知不覺,已到深夜11點,毛澤東邀請楊至成夫婦共同進餐。楊至成說已吃過晚飯了,但毛澤東執意要請他們吃一頓飯。
在旁邊過廳的一張圓形飯桌上,擺上了四菜一湯和一盆米飯。
毛澤東說:“家常便飯,隨便嘗嘗。你這個供給部長,管了我好多年的飯,今天就讓我管你一頓飯!”
帶有辣味的菜,對貴州人楊至成來說不成問題,但對遼寧人唐慧文來說就有點火辣辣的。毛澤東幽默地說:“我主張女同志要多吃點辣味,不辣不革命嘛!”
席間,毛澤東又問起楊至成的病情,關心地對他說:“我們現在的工作任務更重了,你要把身體養好,還有更多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呢!”
餐畢,已近凌晨。楊至成夫婦向毛澤東告辭。
毛澤東親自送他們出了“菊香書屋”小院,送出了“豐澤園”。在“豐澤園”門外,毛澤東目送他們上了車。
車開動了。楊至成夫婦回首望去,毛澤東還在燈影里向他們揮手。(竇孝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