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一支孔雀舞讓從大寨里走出的楊麗萍名利雙收,現在的楊麗萍在電視上轉個圈要比她在舞臺上轉一年的錢還多得多。那干嘛要自掏腰包去排《云南印象》?她回答說:“別把我捧得那么高,我是為了自己的快樂才去跳舞。”10月22日、23日,楊麗萍將帶著大型藏族原生態歌舞樂《藏謎》作為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登陸上海大劇院。有傳說這回她仍然是分文不取,但她卻糾正說:“你指的是編導費,不包括演出費。”在楊麗萍的身上,記者找不到明星們慣用的那張面具,一如她寬慰攝影師的態度:“哎!都一大把年紀了,怎么拍都行!”
為舞蹈,我生活得很快樂
楊麗萍很少向外人伸手要錢搞創作,做的都是自己貼錢的買賣,而外界總是將她的行為理解為事業而犧牲,并圍繞著楊麗萍面臨的創作處境有多艱難而大做文章。楊麗萍對此卻并不領情:“我們不唱高調,我沒有覺得有多苦。”
“歌舞是一種信仰,就像農民慶豐收的時候,他要載歌載舞,為的是表達自己的快樂。”楊麗萍說這是《藏謎》給了她更深的體悟,“我在藏區曾看到一位朝圣的老阿媽三步一叩頭地走在路上,當時周圍有很多游客認為老阿媽這樣做實在太辛苦了,而實際上,她因為信仰而活得很快樂。”楊麗萍指出舞蹈產生的動機就是快樂,而不是因為金錢的誘惑。
孔雀舞,有人比我跳得更好
楊麗萍說自己從不把舞蹈當作是事業,而是一種語言。“總是有人問我《藏謎》是不是超越了《云南印象》,我從來都沒有這樣想過,因為我表達的東西全都是有感而發,它是自然的。”楊麗萍不避諱地表示,在民間,孔雀舞還有跳得更好的人,只是沒有機會在舞臺上表現,“他們都不是把舞蹈當事業的人,但他們卻用自己創造性的肢體語言來表現美。楊麗萍的招牌并不是票房的保障,只是她做了大家都喜歡的事情而已。”楊麗萍這樣解釋自己的成功。
拍廣告,是我的生活所需
對于廣告帶來的豐厚收益,楊麗萍同樣不避諱,“我兩天拍一份廣告的錢遠遠要超過我一年跳舞賺的錢。”楊麗萍強調說,“廣告不是藝術的載體,僅僅是一個游戲,按照規則,大家各取所需。”
一面是看淡名利,一面卻大口“吸金”,面對自相矛盾的質疑,楊麗萍表示:“我跳舞不是為賺錢,但拍廣告卻是我的生活所需,而我靠的又是自己的本事,這符合人最基本的生活狀態。”(記者李佳杰)